第十二章好奇心害死猫(1/2)
小的时候总是被人教育要保持对事情的好奇心,才能保持新鲜的生命力。
但真正大了的时候才知道老话说的一点儿都不错,好奇心害死猫。
学生在学校对什么习以为常,就是每天学习。在社会上对什么习以为常,就是每天工作。
任何事情都是开始的时候好奇,时间长了,就淡出鸟儿来了。
健民喜欢看小说,因为小说不像课本那样死板,更不像生活那么无聊。小说很生动,让人天马行空,都知道小说是虚构的,但还是喜欢看。看一部小说,就像整个世界都向自己开放了一样,没有秘密,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现实生活每一件事儿都是有原因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秘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无可奈何,所以才会有很多人相信命运,因为太多的人奋斗了一生,屁也没挣出一个。光光地来,稀里糊涂的就走了。
有好奇心才不会局限在眼前的苟且,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明天的美好,等昨天的愿望实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快乐,因为曾经的快乐是由当时的环境给予的。也就是说,在当下觉的不快乐,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觉得快乐。
有好奇心是好事儿,可以让生活充满期待,总能得到惊喜跟收获,但好奇要有一定地限度,就像气球要飞上天需要充气,但是不能没有限制。
学生的好奇心要用到学习上,喜欢音乐就放到音乐上,喜欢体育就放到体育上。
现在人们将世界分成三维四维甚至六维,简单的说脱离限制的好奇心就像是在平行空间里不断地来回穿梭,却总是不能向更高层次去发展。
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造成的后果就是将梦想放在了茅草堆成的堡垒里,徒有其表,无卵用。
好奇心可以驱使一个人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将梦想的堡垒由茅草变成砖块,由砖块变成混凝土。
有人说有出息的孩子都是玩出来的。
一个人小的时候是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候,要尽情的玩耍,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好奇心,这样才能避免在以后的路上出现跛脚的情况。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渐学会一件事情,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好奇心。
好奇心害死猫。
健民喜欢小动物,狗狗,猫猫的,都谈的来。
猫在农村经常受到歧视,都说猫不忠诚,没有狗的义气。
人在说猫的时候,猫也在看人。
猫的好奇心很重,一颗滚动的毛线球就能让它玩好长时间。农村的猫最经常的去世方式就是被药死了,没听说有猫从树上跌下来摔死了。
一个好奇的人,就跟一只好奇的猫一样,对反常的事物总是特别感兴趣。
生活中正常的危险很难杀死一只猫,就像社会中正常的困难不能难倒一个勇敢的人一样。
但是古话还是传了下来,好奇心害死猫。
能杀死猫的都是人,能难倒人的也只会是人。
即使活一生我们对生活还是一知半解,还是会觉得很多地方始终蒙着一层面纱。
学会控制自己的好奇心,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随意去揭露那些遮挡了自己视线的面纱,生活从来都是透明的,从来都是光明正大的,当自己费了很大的努力还是不能有所成的话,就说明,自己碰到了一面人为的面纱。
生活被人为的披上了很多的面纱,这些面纱给生活营造了许多神秘感,总是引诱着人们去触碰。
但真正触碰上的时候,面纱往往会连人带生活一起罩进去。
其实面纱下面罩着的就是自己现在的生活。
只不过是有人跟自己说不一样,然后自己选择相信别人,而不是自己。
不能很好控制自己好奇心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讲悄悄话,就会看小说,就会睡觉,就会做很多于自己生活无益却能自我陶醉的事情,比如把头发梳成鸡冠子头。
健民的好奇心就很重。
健民自从上了高中就不怎么玩耍了,更多的时间是沉浸在小说中,沉浸在自己编造的童话世界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