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2/2)
城门下,守城的士兵眼睛直往“小媳妇”俊俏的脸上瞅,盘查也松了些,他们没有注意旁边那个眉宇间含满杀气的后生。进城后,这两男一“女”住进了一个小客栈。王绍坤在县城多年读书,熟悉城里的地形及每个角落,这为事成快速撤离至关重要。进了城,借着出外吃饭的功夫,他们分头细致观察了城门楼上的地形以及岗哨的布置,门洞上边就是楼阁。门洞旁边有一条砖砌的台阶,不宽,一直通往楼阁。那门楼上边,一根长长的竹竿挑着一个竹笼,里面在风的吹动下,晃着的正是刘生元的人头。九娃看见了满含怒火的眼里涌满了泪水,换了装的王绍坤赶忙从桌下拿脚踢了他一下,用眼神告诉他,千万不敢,现在不是伤心难过的时候。显然敌人已加强了戒备,岗哨上多了荷枪实弹的士兵。
“怎么办?”
“等半夜敌人松懈麻痹了再解决。”
回到客栈后,三人商议了一番,分成两拨,那位分队长继续留在客栈观察敌情,王绍坤带着九娃前往城南。他们从地下党的情报中得知,出卖刘生元的叛徒就住在新置的一处石窑里,和一个小寡妇打得火热。
王绍坤说,绝不能让叛徒活到天亮。
神不知鬼不觉,王绍坤和九娃攀上院墙,轻轻一跳跃了进去,扒着窗户摒住呼吸往里听了听,除了鼾声和鼻息,再无动静。那叛徒还未明白咋一回事就成了刀下鬼,吓傻了的小寡妇浑身抖的像筛子。九娃摸着了一团布,塞进她的嘴里,然后用裤子将她牢牢捆住,并警告天亮前不得有动静,不然回过头连她一起杀掉。
等的心焦的分队长听见了轻微的脚步,他警觉地握刀躲在了门后。随着闪进的两个黑影,分队长从轮廓看出是王绍坤和九娃。
“咋样,顺利吗?”
“没问题,解决了。现在咱们抓紧商议一下城门楼的事。”
夜很深,也很静,借着夜幕的掩护,接应的游击小分队悄然抵达在城外的树林里。
天快亮的时候,只有一个哨兵在巡逻,其余的抱着枪坐在角楼里睡得死沉。王绍坤一行三人借夜幕的掩护抵近城门,先神出鬼没解决了游动哨兵,在摘下竹竿的时候不小心弄掉了一片砖,引起了出来小解的班长的喝声:“谁?”他壮胆故作声势地拉动了枪栓。
说时迟那时快,九娃的尖刀已经插进了他的胸膛。
“快,抱着竹笼往门洞跑,我解城门钥匙。”王绍坤镇定地嘱咐九娃。
九娃刚下到城下,王绍坤还在台阶上跳跃,敌人的枪已经响了起来。断后的王绍坤,掩护分队长和九娃撤退,不幸被子弹击中,还未站起来就跌倒了。情急中,他把城门钥匙扔了过去,大喊道:“快走,我掩护!快呀!……”
“不行,不能把你一个人扔下,我背你走。”
“不,快走,来不及了。”
但分队长不听,扛起他就走。
也就在这紧急关头,埋伏在城外的游击小分队听到枪声大作赶来策应,枪声如织。当大股的敌人冲出洞开的城门后,除了漆黑的野地,什么也没发现,只好胡乱放一顿枪又紧闭城门缩在城里不敢跨出一步。
密密的在山林里,隆起了一座没有墓碑的新坟茔。
细雨缠绵,一串串雨丝把天和地连接了起来,那凄冷犹如九娃此时的心情,牙关咬得作响。人们的脸上皆是水,不知是泪还是这悲戚的雨……
凭吊的人离去后,九娃独自一人留在那里,他满眼皆是泪。
“刘家哥啊——”悲痛中的九娃出了声。
恍惚间他听见一个亲切的声音:革命者不相信眼泪……
抹泪鞠躬,九娃大踏步去追赶他的队伍。
羊肚子的个手巾哟三道道的兰,
俺的红军哥哥跟的是刘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