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2/2)
仔细端详,从前那个稚气未脱的九娃和眼前这个英气勃发的游击队长模样重叠在了一起,她哭出了声:“老天,还真是你,你咋才来呀……这天杀的‘哥老会’祸害人啊……”
方旭惊愕了:“什么?是‘哥老会’干的?”
“就是,不是他们还有哪个。”村民附和。
哥老会即“袍哥会”,是清末民初在四川盛行的帮会组织,其成员被称为“袍哥”,意思是同一袍色之哥弟,与“青帮”、“洪门”并称为当时三大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在陕北被称为“哥老会”,主要有反压迫的侠义之士以及下层社会的贫民、手工业者、士兵和城市游民组成,也有一些富裕的地主分子渗透其中。陕北地区自古民风强悍,打仗骁勇,哥老会兴起后,所奉行的宗旨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一时间在黄土地上出现了很多“哥老会”组织,他们的“堂口”“码头”遍布陕北。在发展壮大中,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哥老会”已经渗透到陕北社会的很多行业阶层,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地方民团以及红军游击队里都有“哥老会”的成员。像陕北军阀井岳秀、高桂滋等都参加过“哥老会”,杨虎城的队伍就是从“哥老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陕北红军首领谢子长、刘志丹也多次利用“哥老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
方旭纳闷,义气的“哥老会”一贯奉行的是“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怎么突然违背自己的宗旨祸害百姓呢?
延安被占领,秀水河岸的这股“哥老会”自认为共产党气数尽了,转而投靠了国民党,在其头目“龙头大爷”的指挥下,联合被分了田地的地主反攻倒算,大肆抢掠,祸害百姓。在高家沟村,他们残忍地枪杀了主任白贤德,尸首悬挂在那棵百年沧桑的老榆树上。村子里一个待出阁的大姑娘被摁在炕上遭到了奸污,其他人家的院落里也回旋着媳妇、闺女的悲号……就连一富户人家刚过门的新媳妇也未能幸免,一个胆大妄为的“袍哥”见色起意,扯下了那小女人的大红裤子。绝望的小女人夹紧大腿不从,一巴掌下去,她松软了,哭叫道:“我家也是被穷人分了田的,你们该去弄那些穷人家的女人们才对呀!”但贼徒哪里管这些,按他的话,富家的婆姨更有味……
“妈呀!”小女人喊声凄惨。
就在方旭带队伍到达高家沟时,“哥老会”的人刚刚仓皇逃走。面对众乡亲他无不愧疚地说:“乡亲们,你们遭难了……”
人群中传出嘤嘤的哭泣。
在白家嫂子的身边,跪着一位俊俏的姑娘,她满目凄凉,头发散乱,眼珠像是凝住了一样呆望着,一转也不转。人太悲伤,连眼泪都没有了。
方旭不知道她就是长大了的玲子。
安抚住了哭泣的白家嫂子,方旭神情凝重地伸手缓缓地为白贤德合上不屈的眼,而后猛然站起,拔出手枪,冲天一响,为死者的灵魂送行,发誓:不除哥老会,枉为革命人!
游击队员肃立默哀,眼含泪花,垂首哀悼。
悲愤中,男女老少跪倒在地。
“方县长,你要给我们做主啊,这些丧尽天良的畜生祸害我们不轻啊!”
“乡亲们,使不得,快起来!”方旭赶忙搀扶住了白家嫂子,悲恸地含着泪紧咬牙关:“嫂子,血债会有血来偿,我向你保证,千刀万剐的哥老会活不了几天。”
群情激愤。
这时,村道那边传来一阵嘈杂声,一个尖嘴猴腮模样的人被村民们捆绑着押了过来。他就是那个祸害富户人家新媳妇的“袍哥”,因贪恋小女人的身子来不及逃走,被她的男人堵在了石窑里。
榆树下妇女们愤怒了,群起而上,揪头发,吐口水,拿脚踢他的下身,又是抓又是挠,顿时他脸上浸出的血水混合了唾液,往下扯成了线。
尖腮猴眼里充满了惊恐,腿打颤,一股腥臊的尿液顺裤脚流出。
“打死他!打死他!”
尖腮猴瘫成了一堆泥。
乡亲们不顾方旭的劝阻,愣是把那人拖到河滩上,用乱石砸死了。
“报仇!报仇!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