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2)(2/2)
“好了,老苗,你坐下,老于同志还没考虑成熟,这怪我匆忙把这个项目提交到了会上,应该事先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才对。反过来说,老于,你的态度的确有点不合适,真的不应该说出那样的话来。”
“怎么,不表态也是错?好了,我还是那句话,你们看着定好了。”说完,于士云居然起身离座而去。
“这还像个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吗?”性格耿直的苗得雨再次拍案而起。
于士云论资历比方旭革命的早,经历过长征,有那么一点小文化,却处处以知识分子自居,特别是对方旭这个放羊娃出身的人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方旭倒也不计较,对他很尊重。可越是这样,于士云越不把他当回事,但平时面子上还是过得去。像今天这样在办公会上中途退席,还是第一次。
“像什么话,简直岂有此理。”苗得雨愤愤不平。
一言不发、脸色铁青的方旭只好把这一议题提交到了区队工作会。来参加会议的各队队长、书记、工程师们经过几天的激烈讨论,项目终获通过,方旭庄重地在报告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那位在会上仍旧一言不发的于士云等会一结束,就携花一样的年轻老婆回南方老家探亲去了。
苗得雨望着坐车驶向狼山沟口的于士云怒目而视,嘴里嘟囔:“娘的,这那里还像个曾带兵打过仗的人,我真怀疑他是怎样口口声声浴血奋战、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他说是去探亲,鬼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
方旭劝慰他说:“不能乱怀疑自己的同志,老于功劳不容抹杀。你呀火气太旺盛,该压压了,不要动不动就窜上来,有时候打少林拳还需温柔些,学学太极,太锋芒不好。”
“方指挥长,不是我挑事,他为革命做了贡献不假,但他处处以功臣自居,好像这江山是他一个人打下来似的,见了谁都不顺眼。他被贬到钻探区队好像是大家的错,真是的。他管不住裆里的玩意,怪得了哪个呀,可笑。”
“哎,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越说越离谱了。”方旭拍拍他的肩膀:“好了,就此打住,同事之间需要团结。”
“老方,不是我说你,你一天就知道忙工作,你不见姓于的闲着没事干,动不动就往上面跑,活动关系,你还是留点心眼的好。”
“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了,还是抓紧时间把立项报告搞出来,这才是顶为要紧的。其他的我没心思,也没时间动那个脑子,他跑他的,我干我的,倒也清净。”
苗得雨哼了一声,心想,有你清净不了的时候,不信咱走着瞧。
报告向总局递上去后,方旭只要有空就会站在办公室那张地形图前端详,青岭和黑山一带被他用红铅笔重重地划了个圈,似在自言自语,拿下,必须拿下!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一条铁路横穿煤田境内,如果地质勘探取得突破,将来煤炭开采外运十分方便。当地政府也很重视这一区域的煤田勘探工作,期望地质勘探部门尽快查明这里的资源,以便铁路修通后有个整体布局。
青岭、黑山一带,露头点较多,有些浅层的煤被当地老百姓开采了很多年。加之运用地质填图、槽探、地震等方法,物性良好,具有成矿条件。但在出了红崖山瞎眼后,方旭暗暗捏了一把汗。他知道没人敢打保票,最后的定夺权在他这个指挥长。那些日子,方旭始终处在一种忐忑中,回到家愁眉不展,子惠连多的话都不敢言传。
报告终究被上级主管部门批了下来,而且是集团式作业,除了把方旭领导下的三个地勘队全部调上去,还从邻省划拨过来几台钻机编入,接近三十台钻机投入本省历史上的第一次勘探大会战。
在此基础上,西北第二勘探局正式挂牌成立,方旭担任了局长,于士云反倒成了书记。那个时期各个单位的书记是一把手,得知这样的决定,气得苗得雨私下里抱怨方旭说:“他前一阵肯定到西北局找关系去了,探亲是幌子,跑路子才是真。你呀,就知道忙工作,天上能掉下馅饼来?子惠大哥不是也在西北局嘛,你之前干么不去找一找。”
方旭说:“我可学不会那一套。这没什么,干革命咋都行,我管行政工作,咱们可以放手大干了。”
苗得雨没脾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