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4)(2/2)
冯怀玉很为老领导的决定担心:“局长,这恐怕不合适吧,木材是工业物资,你三思,不要为了大家让你在这上面犯错呀。”
他定定地望上了远山。
他相信困难会过去的,共产党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当年在陕北时比这还困难,可再难也没有把共产党人吓跑,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共产党不但硬是闯过了难关,而且出人意料地在短时间里坐上了江山。这就是共产党的性格,更是共产党克服困难战无不胜的豪气。
饥荒还在继续。为了活下去,人们不顾一切了。整个矿区偷盗成风,偷盗的人被抓住,脖子一梗:“你们法办好了,蹲班房还有口饭吃。”
深夜,身为总务处长的冯怀玉偷偷给方家送来了几斤玉米面。
“嫂子,不敢让方局长知道,他那脾气你是清楚的。”
可整个矿区的人咋办?矿区大量减员,许多家在农村的矿工受不了饥饿不辞而别。方建设和伙伴们去附近的老乡家偷鸡,结果被老乡打得鼻青脸肿,小伙伴李俊在逃跑时爬高跳墙,腿被摔成骨折。那年月,粮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身为局长的方旭沉思了。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他一咬牙,豁出去了,为了矿井不瘫痪还能出煤,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他顾不得那么多了,决定用煤炭和木材到山里换粮食。他只给书记打了个招呼说:“救人要紧,犯了错误你当作啥都不知,由我老方顶着。”
从大山深处换回了几车土豆和少许谷子以及一部分萝卜,除少量分给有家的人以外,大多的全放在了食堂。
干部工人感动得泪水涟涟,只差喊万岁了。
可有人吃着违纪换来的食物却把方旭匿名告到了省里,很快工作组进驻了大窑山。
事情用不着遮掩,一切很明了。在党委会上,方旭把责任全部承担了下来,副局长张志林站出来说,不能全让方局长一个人担当,这事其实全体班子都清楚,相应都要承担责任。可书记却说,事前他并不清楚,只是东西拉回来了才听其他同志说的。
脾性耿直的张志林拍案而起:“你敢说你不知道?”
“你、你这……”书记脸涨得通红。
方旭制止了发作的张志林。
“张志林同志,你要注意你的态度。”工作组组长提出了批评。
最后的结论是对方旭在大窑山矿区进行通报批评,停职审查。为明哲保身,书记保持了沉默。张志林为方旭抱屈,这算什么事呀,真是混账透顶。这话不知他是在骂谁。
心地明亮的方旭不后悔,这没什么,只要不做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事就是背再多的处分也不怕。有人为老方头鸣不平,夜里在书记的门上泼上了大粪,意思是你去吃屎吧。
审查结束后,方旭接受了处分,被降成副局长,而且是最后一位,分管后勤工作,局长暂时由第一副局长张志林代理。
接着,总务处长冯怀玉不知从哪搞来了一车大白菜,方旭夸奖他道:“对,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共度难关。”他同时告诉冯怀玉,这车白菜全部分给几个矿上,机关一颗都不能留,包括你自己。但冯怀玉还是偷着给局里的几个领导每家送去了两颗白菜,倒是给自己家没留一片菜叶。
谁知在饭桌上方旭手伸向篮子里的煮洋芋时,看见子惠端上来的炒白菜,他愣住了,既而明白过来的他大发雷霆:“退回去,我方旭就能搞特殊?这么多人都在挨饿共度难关,我老方家的人就不能挨?这个头不能开,而且这是个很坏的头!”
子惠委屈、难过地抹眼泪,孩子们惊恐地往墙角缩。
火发完了,他觉得不能这样对自己的老婆,她又有什么过错。他对子惠轻言道:“把剩下的白菜送回去,吃了的要算成钱。我作为一个领导、尽管现在已成为最后一位副局长,也不能开这个头,这的确是一个很坏的头!”他的语气不高,但透着不容商量的严厉。
识大局、明事理的子惠懂得自己男人身上的责任和压力。
当子惠用床单布裹着那剩下的一颗白菜出了门,咬着牙关的方旭感到心酸,差点迸出泪来。他坐在那里思忖:出现罕见的天灾这都怪可恶的老天爷不长眼,难道这里面就没有人祸的因素?他不解了,想不出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