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功德无量(1/2)
唐晓生一怔、一呆、一喜、一愁。
怔得是史兴邦一个堂堂父母官,如何知晓灵儿的行踪,呆得是他口中所言的“上仙”又是何等来历,喜的是灵儿总算有了下落,愁的是她离开了慈湖镇,自己怎么向韩青辰交待。
唐晓生的神情都落在师爷陈敢的眼中,他心思灵敏,稍一转念,就把唐晓生所思所虑猜了个七七八八。他轻咳一声:“上仙就是灵儿姑娘唤‘青辰大哥’者。史老爷已经和上仙结为好友,上仙亲口吩咐,任由灵儿姑娘来去,不得阻拦。”
唐晓生眼神发直:“青辰?上仙?我那弟子韩青辰何时成了修行之士了?他明明将灵儿托付于我,又为何任她在外颠沛流离?”
史兴邦和陈敢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之色--这唐晓生居然是上仙的师傅?!可是,唐晓生只不过一介童生,他何德何能,居然能够给上仙授业?!不过,听唐晓生不加思索就能叫出上仙的名字--“韩青辰”,就可知他们二人之间关系非同一般!
史兴邦哈哈一笑,亲热地挽起唐晓生的胳膊:“来来来,唐先生,吾等且入书宅之中,细细详谈。韩上仙大驾光临我慈湖镇,游戏风尘,必有因由,吾等必要好好参详参详。”
说着,史兴邦、唐晓生和陈敢挤在小小的书房里,你一言我一语盘问起来,唐晓生为人纯厚,又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童生,在史兴邦这父母官面前唯唯讷讷,当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不过数枝香后,就把自己与韩青辰、灵儿交往的事一股脑儿倒了出来。
史兴邦和陈敢听得瞠目结舌,他们以前也曾听说修行之士为了练历,游戏风尘的,可是韩青辰居然化身乞儿,忍受种种折磨凌辱,更古怪的是,依唐晓生所言,他初时居然连字也写不好--史兴邦为人谨慎,特意让唐晓生把韩青辰练字的几张旧纸找了出来,细细看过,果然是错字连篇。
怎会如此?修行之士如果连字都写不好,认不得,又如何研读前人秘籍法典?
陈敢在旁边用扇子轻轻敲着头,显然也被韩青辰古怪的举动弄糊涂了。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唐先生,你说除了这字,上仙还留下了拼音之术、《三字经》,甚至还教了你那下仆什么堆肥之法?”
唐晓生点点头,把韩青辰亲笔所书的拼音法和《三字经》也呈了上来,至于堆肥法,却是韩青辰在几张废纸上连写带比划教给王英的。
陈敢反复翻看了拼音法、《三字经》和几篇错字贴,忽地扬起手,重重一拍桌子:“着啊!这是上仙济世拯民之善举啊!”
史兴邦一怔:“陈师爷,此话何出?”
陈敢恭恭敬敬向着字帖等物行了个礼:“大老爷、唐先生,你们还看不出吗?这错字--不,这上仙一手拟定的新字,加上拼音和《三字经》,就是最好的教化黎民之典啊!要知道,这读书习字,是极耗光阴之事,就连我等读书人,也要十年寒窗才有所得。为了供一个读书人,就连有数十亩田地的小康之家,也要把内馕都翻出来了。寻常百姓,哪里读得起书。”
史兴邦微微点头,他也是苦读书出身的,为了让他安心读书赶考,老母和娘子日夜纺织刺绣,以补贴家用,老母亲更是熬得半瞎了眼睛。唉,自己天资愚钝,想当年启蒙时,经常写错纸,不知浪费了多少纸张--咦,等等!
史兴邦目光炯炯,再次盯着书桌上那错字、拼音法和《三字经》,如同陈敢一样哈哈大笑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韩上仙发明的这三样事物,果然都是能用来教化百姓的!新字极为简洁明了,因着笔划不多,连皓首匹夫也能多少认几个字。而这拼音之法和《三字经》,更是孩童启蒙必备之物!有了此三宝,我大成皇朝的亿万子民,就能人人读书习字了!”
人人读书习字之言当然太过夸张,就算是在现代时空,都还有文盲存在,但的确将极大的促进大成皇朝的识字率和教育普及程度。
这时,唐晓生在旁边挠着头道:“好教大老爷得知,小生初看到这拼音之法和《三字经》时,也觉得是教化百姓的好东西,便传给了几个好友,可却被人指责是歪门邪道。而且这错字--咳咳,这新字,实在是登不上大雅之堂,就连青辰也是弃之不用。”
史兴邦思索半晌,摇头晃脑道:“迂腐!迂腐!书生之见!上仙发明之新字,是专门给走卒贩夫引浆卖流的低贱之人所用,故此缺笔少划,吾等正经的读书人,自然依然沿用旧字。如此一来,今后一写字,就有高低贵贱之分,方可见我读书人高人一等。”
唐晓生一咧嘴,还有这等说法,可仔细一想,史大老爷所言其实是有依据的,想那读书人书信来往,就和百姓平日里说话大不一样,满篇都是之乎者也,用两种字体,将百姓与读书人、恭候王族区分开来,的确是神来之笔。
陈敢在旁边道:“今后,旧字就称为正体字,为官府行文往来必用,上仙所制的新字,则为简体字,为百姓黎民日常交往所用,如此一来泾渭分明,始知上下尊卑。”
史兴邦和陈敢哈哈大笑起来,就连唐晓生也是连连点头,史兴邦道:“我这就上书朝廷,献上韩上仙赠予的三宝典,吾等也必将扬名天下,四海皆知,这可一场大大的功德!”
唐晓生眼中也满是兴奋,他倒不在乎史兴邦、陈敢横插一脚,夺了他的功劳,他此前也想推广拼音法、《三字经》,但人微言轻,连几个同为童生的好友也说服不了,更不要说推而广之,天下皆行了。
可是有了史大老爷上书朝廷就大不一样了,如果由朝廷出面在整个天下推行简体字、拼音、《三字经》,只需数年,这天下就到处是习简体字,背《三字经》的孩童了。
功德无量,功德无量啊!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嚷嚷声:“你们干什么?我是唐公子的仆人王英,为什么把我抓来?”
唐晓生一惊,推窗一看,却是王英被几个衙役架着匆匆而来,陈敢在旁边道:“唐先生莫惊,是我让人请你的仆人来的,衙役不知轻重,还请见谅。”说着,他扬声对衙役道:“我让你们请人来,你们怎么如此粗鲁。快快,让王英小哥进来。”
王英被推进书房,他正在不知所措,却见一个富团团的大人问自己堆肥之法,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三言两语,就将韩青辰传授的堆肥术明明白白讲了出来。
史兴邦摸着胡子道:“民以农为本,上仙说这堆肥法能增产两至三成左右,这可真是遗惠天下苍生,其功德,不在古之神农之下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堆肥增产之法,再加上教化百姓的三宝典,大成皇朝人人可成尧舜亦!”
王英擦了把额头的汗,小声嘀咕道:“什么鸟参鱼汤,我只知道鼓捣这堆肥,可实在是臭得死人。少爷还嫌我收集的肥料不够,让我在镇子里盖一个劳什子公厕,供人如厕,再收集厕内的粪便到田地里。哎呀,这活儿屎汁四溅,把我的衣服都弄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