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厚重历史(2/2)
“这支部队经过多次精简整编,而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了下来,所以啊我们要珍惜荣誉,珍惜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作为九连人,只有为连旗增光添彩的义务,而没有抹黑的权利!”
“我是双大功连的一员了,走进了英雄的部队,我一定要当一个好兵,保卫和平,保卫祖国。”潘凯东在心里默默地说道,顿时感到热血沸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大家现在在哪个岗位上,只要你足够努力了,脚踏实地的工作,肯定能干出成绩来的。”指导员继续搞着教育。
新兵连时期的潘凯东,很是迷茫,老是犯迷糊,总是被动的训练。而下连后,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奋斗的方向,进入了状态。
上完教育回到宿舍,班长乔飞跟潘凯东和姜伟继续讲着连队的历史。
“我们单位的前身,是原63军563团,是大功团,我们营是双大功营,我们连是双大功连,对面七连是大功连,隔壁八连是保卫开城钢铁荣誉称号。所以说都是英雄的部队。你们应该感到荣幸。”班长乔飞介绍着营队的荣誉。
“去年咱们连队大部分老兵还参与拍摄了电影,那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了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创作的电影《太行山上》,其中山西战场的拍摄,好多老兵都去当群众演员。估计今年八九月就上映了。”
居然还能拍电影?两个新兵惊讶了。不过没机会了,也是多年不遇的好事啊。
“拍电影你们是没机会了,我们营还经常担负西北工业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的新生军训任务,好多小姑娘特别喜欢教官,规定不让互留联系方式,那家伙我们的迷彩服内侧写了好多电话号码。所以说军旅生活也很丰富的,但前提是你要把素质练好,素质不好的就老实在家站岗吧。”班长乔飞继续说着。
两个新兵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里放出羡慕的眼神。
“退伍回家,咱也可以吹牛,当兵的时候拍过电影,你看我们还有照片呢。”老兵候海波激动边说边从挎包里拿出了几张照片。
潘凯东和姜伟接过照片,认真地看着。那是老兵们排电影休息时照的,穿着军装,打着绑腿,拿着盒子枪,一个个像模像样的。
“拍电影那会儿老冷了,大冬天的,不能穿太厚,要穿人家发的衣服,每次弄绑腿都要二十分钟,不过我们好多都是演日本兵的。可能是长的比较龌龊吧。”
聊起拍电影大家都来了兴致,副班长谭宇接过话茬继续说着。
“不是啊,角色需要啊,也不是因为长相龌龊吧,别听你谭班长瞎说,我多帅气啊。”侯海波眯着眼说到。
“嗯,那可不是,不猥琐,你候班长都不用化妆,鼻子下留点胡子,绝对一个日本人的干活。”谭宇调侃着侯海波。
潘凯东仔细看了看侯海波,确实长相比较独特,长长的脖子,上挑的眉毛,两眼鼓鼓的,也有些近视,和自己一样爱眯眼,一口的内蒙口音,说话的时候眉飞色舞的,吐沫星子乱飞。
“哎,我这个性了,镜头多点,观众一下子就记着我了。”侯海波发挥着阿q精神。
大家谈着乐着,原来部队生活也是有苦有乐的。
对铁原狙击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爱奇艺上搜看央视纪录片《铁在烧》,谜一样的“东方精神”,非常地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