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陪着皇帝做俘虏(8)(1/2)
朱祁镇在漠北驱赶羊群和马群深入草原腹地,寻找尚未光秃的草皮和水源。
与此同时,北京保卫战的号角声已经敲响。
紫禁城文渊阁内。
于谦身披战袍,站在巨大的沙盘面前,目光如炬,在两军战场之间来回穿梭。
保宝音快步入殿,先是望了一眼玉阶之上,神情专注的于谦,方才单膝跪地,握着手中一卷长卷抱拳叩礼。
“大人,卑职保宝音,从紫荆关回来了。”
于谦闻声回神,目光脱离沙盘看向保宝音,过了好一阵子,方露出一丝笑容回应:“宝音。”
于谦的目光,顺着风尘仆仆的保宝音向下移动,落到保宝音手中长卷时一怔,又过了好半晌,才郑重道:?“我大明,延边将士,个个皆是好男儿。”
“他们用生命,为本官赢得了时间,诠释了何谓忠勇二字。”
于谦的目光紧锁在长卷之上,眼中有不忍,更多的是敬畏。
保宝音举着长卷向上一抬,问道:“大人,他们的名字都在这里。”
于谦目色深沉,微微一动道:“念。”
光线昏暗的文渊阁里,保宝音用蒙古大汉豪迈嘹亮的嗓音,一个接一个的念出阵亡的明军将士姓名。寂静中,除了保宝音磕绊而响亮的发音,还有空旷大殿传来的回声。
听着一个接一个陌生的名字、鲜活的生命逝去,于谦突然闭上眼睛,心中血气翻滚。
紫荆关的将士,与瓦刺率领的蒙古大军整整抗衡了四日。
“韩青。”于谦突然开口。
保宝音看了看自己刚才念过的名字,看向于谦:?“虽然土木堡大战后,皇上下旨堵塞山口,但边塞辽阔广袤,没有办法把那些能通人马的隘口,完全封堵死。”
“紫荆关,还是像个四处漏风的筛子。隘口多,人少,分散,仓促。”
于谦看向保宝音,问道:“是他?”
保宝音道:“是他。”
“他也死了?”于谦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