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风骨 > 第135章 《本草纲目》

第135章 《本草纲目》(2/2)

目录
好书推荐: 深渊诡巫 我的神灵笔记 古代游戏入侵现实 编剧模拟人生 重生之奇异都市 天宝唐风 英雄连在1944 我的系统安装失败 神级黄金手 禀告王爷,王妃爬墙了

父亲的身子眼下无甚大碍,等半年时间肯定没问题。

上次谈话本也对李时珍说过,一个月,三个月,甚至是半年,都可以等的。

李时珍直接给了一个最长期限,说明实在是难以抉择。

“多谢小友体谅!”

“不不不,是晚辈打扰李神医,该道歉的人应该是晚辈。”

“这半年,老夫得为拙作想出并拟定一个好的名字,还需夜以继日地将初稿核查一遍。”

“李神医,这部著作就叫《本草纲目》,您看如何?”

“叫什么?”李时珍眼睛一亮。

“《本草纲目》。”张静修又一字一顿地重复一遍。

“《本草纲目》?”李时珍豁然站起,两眼却不是注视着张静修,而是盯着摆放在案头上的那本《通鉴纲目》,喃喃地道:

“纲为提要,模仿《春秋》;目以叙事,模仿《左传》,用意在于春秋笔法,辨名,正纲,以纲挈目,‘纲目’二字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好!好!好!就叫《本草纲目》。”

李时珍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然后提笔,蘸满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端详了许久许久,竟是激动得泪花连连……

《通鉴纲目》是南宋朱熹的撰著,这种书的编写方法本属于史书专有的一个门类,叫作纲目体。

每一条纲后跟着一条目。

顾名思义,纲,提纲,简明扼要地记述一条史实;目,大项中再分的小项,进一步阐述纲中的史实。

“纲目”二字刚好借用过来,又是“本草”类的著作,确实再也没有比“本草纲目”更适合的书名了。

李时珍当然激动。

“李神医!”

见李时珍久久回味其中而不能自拔,张静修不得不喊了一声。

“小友见笑,对不起!老夫失态了!”李时珍回过神来,抬袖揩了一把泪水。

“此行恭请李神医进京,实在打扰,还望李神医见谅!晚辈为表歉意,决定留下一名弟子服侍您老半年,同时写一保证书,必定竭尽全力帮助您早日出版《本草纲目》,完成李神医的心愿!”

“不用,不用。”

“晚辈有一弟子叫张乔松,是一名举人,颇有学问,留下来既可以服侍李神医,又可以帮您整理医学典籍。”

见张静修诚心诚意,李时珍只得笑纳,一迭连声地道:“那多谢小友!多谢小友……”

“请李神医将笔给晚辈,晚辈即刻写一保证书,关于一力承担出版《本草纲目》相关事宜,绝不反悔。”

“不必,不必,老夫相信小友。”

“李神医,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要的,要的。一是为表明晚辈的心意,二也是让李神医放心。”

李时珍只得将笔递过去。

张静修落笔写下第一个“保”字时,忍不住瞥了一眼李时珍刚才写的四个字。

两相一对比,发现自己写的字就像被鸡爪扒过一样,简直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心下不禁感慨:幸好没有科举取士之心。

单凭写字这一项,就不及古人万分之一啊。

原来总看别人写小白文小说,一穿越过去就能考上举人进士啥的……现在想来那些作者是不是太高估自己、刻意放大主角光环了?反正我张静修做不到。

:。: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