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步计划(1/2)
双肩挎包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还是一件挺稀罕的“奢侈品”,全村一千多口人,就只有柳如月有一个。
柳如月生来就有一种优越感,她老爸脑瓜活泛会来事,是远近闻名的有钱人。
村里的第一台神牛牌拖拉机、第一栋二层小楼、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是在她家里诞生的。
当许多人家还在为十二吋的黑白电视机发愁的时候,柳如月已经开始躺在沙发上,用彩电看VCD了。
所以,有时简强觉得,柳如月之所以时常犯公主病,也不完全赖她自己,他那个有钱的老爸也应负有一定责任。
简珍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也不敢跟父母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有些想法只能私下里跟简强讲。
简强心里清楚,这两年最让简珍眼馋的,不是随声听,也不是时髦的牛仔裤,而是一个像柳如月那样,可以经常带在身上的双肩挎包。
“哥,说好的双肩挎包,到时不许反悔哦!”
“放心吧,哥就是卖血,也帮你实现这个愿望!”
两人嘻嘻哈哈地回到家里,胡小凤看到地上的行李,就知道简强回来了,早已做好了饭菜。
听到儿女由远及近的说笑声,胡小凤放下围裙,走到院里,见简强扛着两大包野菜,忙替他卸下来。
“地菜不错,剁碎了直接喂猪,不用去割猪草了!”
简强赶紧把蛇皮袋抢过来:“妈,地菜另有用途,这玩意刮油,猪越吃越瘦!”
饭桌上,娘仨围坐在一起,简强把贩卖野菜的计划跟胡小凤和简珍说了。
不出意料的,老妈和妹妹全都反对。
她们觉得,连农村人都不吃的玩意儿,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城里人的喜爱。
简强不可能用几年后实践出来的食疗价值告诉他们,野菜远远被低估的重要性,只能在老妈面前软磨硬泡,让她给自己一次“撞南墙”的机会。
胡小凤拧不过儿子,总算是点了点头,但心里着实不看好这门生意。
只要老妈不反对,简强就心满意足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只要能改变命运,简强不介意做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
这颗红彤彤的果实并没有毒,剥开外皮,里面是鲜美可口的果肉。
简强决定,就从一般人看不上眼的野菜入手,迈开自己草根创业的第一步。
地菜和红薯叶,按同类蔬菜的价格卖出;
野山菇和鸡蛋泡梗价格稍微提一点,比蔬菜高出一到两毛左右。
这样的价格放在二十年后,绝对算得上是半卖半送了,简强不在乎,目前的野菜资源多到用不完,便宜点不打紧,重要的是能大量卖出去。
并且,这些资源几乎是白捡,根本不需要本钱。
反正有简珍这个免费又听话的劳动力帮忙,人手基本够用。
等赚到钱了,老妈自然会改变想法,这是可以预见的事情,毕竟赚钱才是硬道理。
有钱男儿汉,无钱汉儿也难。
不管放在什么时候,利益最能彰显说服力。
吃完饭,准备出门的时候,迎面来了个人,简强一看,是爷爷。
简老头掏出一个手绢,里面包着什么。
按照前世的记忆,爷爷在这个冬天就离开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