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上官家的门客(2/2)
口音问题,真是把张寅**疯了,核对个人信息、家眷信息耗费时间甚多,还要纠正军士的发音问题,主要是喊明白自己的名字,张寅亮要做事就认真,可把自己折磨坏了,半天下来嗓子哑了,唯有两块鹿肉安抚心情。
林冲对他夸奖,张寅亮心中也喜,这样可以拉进关系,套到更多的情报了……连轴转,终于在翌日凌晨把所有人的兵籍录好了。林冲看了很满意,说要记他一功,张寅亮虚心以对,紧接着又被派去了牢城营,登记俘虏的情况。
在这里,张寅亮终于见到了那个苦苦寻找的人!
抑制住情感,不动声色的机械问话:“名讳!年龄!”
对面看清书手后,也是一愣一顿,“上官悟,字仲达,年29岁。”
“哪里人氏?”
“福建邵武人。”
“家庭情况,父母尚在否?可有官职?”张寅亮心里跟明镜一样,却还要罩着登记表念字。
这张寅亮不是别人,正是上官家的门馆先生!自然是认识上官恩师的四公子上官悟啊!
上官家的主人便是龙图阁待制,上官均!
上官均字彦衡,邵武人,熙宁三年榜眼,应试时吕大临、苏轼都评定第一名,因策论诋毁王安石变法,被主考吕惠卿改为第二。因经学通明被授以国子监直讲,后升监察御史,以论蔡确用刑狱峻刻,为确所嫉恨,降为光泽知县。在任中,禁淫巫,刨义、社仓,政绩卓着,主张开放言论、裁减冗员、反对变法,上官均认为青苗法“有惠民之名,而无惠民之实,有目前之利,而为终岁之患。与司马光不同的是,边疆主张固守积蓄,任朝廷谏官时,先后参罢首辅大吏蔡确、张璪、苏辙、李清臣等。
赵佶刚上台的时候,太学中的张寅亮小有名气,被赵佶召进宫论事,结果某些话说的不好听,被赵佶斥责屏退,像这样得罪官家的人,回到太学还能有好吗?上官均为他求情,张寅亮得免。后来赵佶决定走新法的路子富国,反对派的上官均被贬出京赴襄州,张寅亮便追随而去。政和中后期政治氛围宽松,好多被打压的官员得到赦免,上官均也恢职龙图阁待制。
上官均有四儿三女,上官悃、上官恢、上官愔、上官悟。
上官悟是唯一的武官,以父荫补泰州司士参军,现任德州兵马都监,北路剿匪司征调兵力,他随高廉到此驻防,守御青州南门,激战不敌,率队突围的时候被林冲所部俘虏,关押在此。
上官悟万万没有想到,张寅亮会出现在这里,还当上了贼兵的书吏?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莫非是自己眼花了?只是长得像而已?
张寅亮填写好了,唤下一个过来,上官悟离开回了牢房,几人一间排排坐在一起,不多时其他人也进来了。
“哎,上官兄,你说是不是要交换俘虏了?”
“交换俘虏用的着问家世吗?”
“看谁更值钱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比如我只能换10个小兵,人上官都监就能换30个!”
“别闹,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没正行。”上官悟装作烦闷的样子,把脸扭到了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