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凨 > 第六章 三国的十大系列之一

第六章 三国的十大系列之一(1/2)

目录
好书推荐: 驭兽医娇 掌中娇娘 异世幸存者 异界无敌武神系统 末日宇航员第一季 网游之一代大帝 末世之皇者天下 网游之成为BOSS 我即宇宙意志 我的盗神系统

三国排行榜之十大评语

定义:这里说的评语,其实是指对一个人或多个人的评价。由于中国古代文学深受以《左传》、《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的影响,对于人物刻画多以事件描写和当世之人的评语为主,其中大都是简洁而精辟的语言。因此对一个人的评价,评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家欣赏古典小说时所要注意的一点。《三国演义》作为古典小说的代表,其人物众多,个性张扬,性情迥异,因此上它的评语都是极其精彩的,有的已融入现代生活中的口头语。

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精辟指数:5。5

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精辟指数:6

第八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精辟指数:6。5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精辟指数:7

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精辟指数:7。5

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精辟指数:8

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精辟指数:8。5

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精辟指数:9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精辟指数:9。5

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精辟指数:10

三国十大兄弟排行

定义: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句话常遭到女权主义者的强烈抨击,但就算是在封建社会,那些重衣服,轻手足的兄弟之间也常常发生“煮豆燃萁”的故事,单三国来说,就有袁谭、袁尚,刘琦、刘琮,曹丕、曹植等例,其它如张肃、张松,辛评、辛毗等同主异梦的兄弟也大有人在,真正做到同心同德,友爱互助的并不好找。

第十位:袁绍兄弟

袁绍兄弟在三国里是比较有意思的一对。二人出身世家,却在两地分别成为诸侯,一占河北,一霸淮南。讨董卓时,袁绍是盟主,给弟弟安排了个好活;袁术走投无路时,也想着投奔哥哥,让他称帝。虽然二人之间总有一些小矛盾,但始终没有反目成仇,比起刘备、刘璋这对有名无实的兄弟来说,也许要强上一些。同心指数:5。5

第九位:糜竺兄弟

糜竺、糜芳自陶谦跟随刘备,也算是蜀汉的元老,而且分别还是刘备的大小舅子。一文一武,一张一驰,配合倒也默契,只可惜糜芳晚节不保,糜竺不知所终。同心指数:6

第八位:张昭兄弟

张昭、张在东吴的地位不低,而且二人步调一致,共同进退,一起在孙权耳边扇风点火。实在是一支不可小视的政治力量。同心指数:6。5

第七位:夏侯兄弟

夏侯敦、夏侯渊也是从曹操发迹的时候就跟着他的。比起东吴的二张,西蜀的二糜,功劳无疑要大一些。关键是他们支撑起庞大的曹氏宗族,才使得曹魏政权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半世纪之久。同心指数:7

第六位:马超兄弟

马岱虽是马超的堂弟,却一直是他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随他转战各地,功不可没。而马超也全仗有这么个兄弟打下手,才能跻身“五虎上将”之列。同心指数:7。5

第五位:孟获兄弟

孟获虽是蛮王,却有着一个汉人的姓氏。其弟孟优是他得力的臂膀,这跟马超、马岱差不多。但他们的大哥孟节却帮助诸葛亮平定弟弟发起的叛乱,好像有些兄弟自残的味道,但也可以看作是对走上歧途的兄弟一个特别的爱护吧。同心指数:8

第四位:诸葛兄弟

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可谓最风光的家族之一。诸葛亮高居蜀汉相父;诸葛瑾身列东吴重臣,其子诸葛恪还把持了一个阶段的朝政;堂弟诸葛诞在曹魏也是能兴风作浪的人物。后人曰:“蜀得一龙,吴得一虎,魏得一狗(这里不带贬意,指能力较龙虎稍差)。”而孙刘联合多半也是亮、瑾兄弟的功劳。同心指数:8。5

第三位:孙策兄弟

一个是梦日而诞,一个是梦月而诞,注定了二人在东吴成就的霸业,可惜月亮落得太早,使得孙权成了三国时活得最长的皇帝,连曹操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之子)鸡犬耳!”其中可能也有对孙权不与哥哥争嫡子之位,而自己的儿子们争来争去的一种无奈吧。同心指数:9

第二位:司马兄弟

司马氏发家史和江东孙氏差不多,都是父亲奠基,兄长打拼,弟弟接班。不同的是司马昭将登基称帝的机会让给了儿子。但没有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的基础,大魏的江山岂是他司马炎能够撼动的?同心指数:9。5

第一位:桃园兄弟

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没有哪对兄弟比得上这哥仨了,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有着一般兄弟无法比拟的友情,甚至成了后世黑社会推崇的榜样,这恐怕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同心指数:10

三国之十大绝杀

三国通篇,武将之间的战斗发生了无数。此间很多战斗的描写都非常之简单,如某某一枪将某某扎下马来,又如某某一刀将某某砍成两段等等。这些都多的不胜枚举,但对于有些名武将的杀人的着力的描写,却给三国演义带来了无比的乐趣。今天先统计整理了十大绝杀的片段,供大家一娱。

第十:双挽人头

原文:次日,李军马来迎操兵。操先令许褚、曹仁、典韦领三百铁骑,于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阵圆处,李侄李暹、李别出马阵前,未及开言,许褚飞马过去,一刀先斩李暹;李别吃了一惊,倒撞下马,褚亦斩之,双挽人头回阵。曹操抚许褚之背曰:“子真吾之樊哙也!“随令夏侯领兵左出、曹仁领兵右出,操自领中军冲阵。鼓响一声,三军齐进。贼兵抵敌不住,大败而走。

操手下的武将勇猛者,除典韦外,当属许褚。先前操称典韦为古之恶来,而此处许褚威风八面,被称为吾之樊哙。可惜后来典韦死的早,只有许褚独撑曹操手下猛将的台面。虎痴许褚,双挽人头,真可属绝杀。

第九:锦马超

原文:超潜步入韩遂帐中,只见五将与韩遂密语,只听得杨秋口中说道:“事不宜迟,可速行之!“超大怒,挥剑直入,大喝曰:“群贼焉敢谋害我!“众皆大惊。超一剑望韩遂面门剁去,遂慌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五将挥刀齐出。超纵步出帐外,五将围绕混杀。超独挥宝剑,力敌五将。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超复入帐中来杀韩遂时,已被左右救去。帐后一把火起,各寨兵皆动。超连忙上马,庞德、马岱亦至,互相混战。

五虎上将锦马超,曾经和上面的许褚有过一场恶斗,可惜未能分出胜负,不能形成绝杀,容我在以后的经典对战中讨论。此番,马超虽说中了曹操的诡计,但暴怒之下,一点也没有丢失猛将的本色,以一敌五,居然还杀了两个。“剑光明处,鲜血溅飞:砍翻马玩,剁倒梁兴,三将各自逃生。”虽不及子龙力斩五将,但也杀的潇洒之及。

第八:三八纵横,黄猪遇虎

原文:渊分军围住对山,大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从夏侯渊百般辱骂,黄忠只不出战。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后人有诗赞黄忠曰:“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夏侯渊字妙才,可惜遇到了黄忠就不妙了。虽说他一直没有他兄长夏侯这般出名,但他是比夏侯更有头脑更有将才地,可惜渊性太刚,中了计。待得锐气堕尽,被黄忠一刀两段。黄忠虽老,却也是五虎之列。以往大家都知道他射得一手好弓箭,却忽略了老黄的刀法。其实老黄的刀,快而且准,一样也是绝杀。

第七:拨矢啖睛

原文:却说夏侯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离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左目。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夏侯既杀曹性,纵马便回。高顺从背后赶来,麾军齐上,曹兵大败。

照理说,夏侯刺死曹性并不算什么,但是,他是在被射中左眼然后连眼球一起把出来之后刺死曹性的。拔出眼球,一口吞下,何等彪悍。那一枪,搠透面门,又是何等勇猛。此等气势,怎的不能算绝杀?

第六:小霸王

原文:策正攻城,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孙策大怒,自提大军竟奔牛渚。刘繇,笮融二人出马迎敌。孙策曰:“吾今到此,你如何不降?“刘繇背后一人挺枪出马,乃部将于糜也,与策战不三合,被策生擒过去,拨马回阵。繇将樊能,见捉了于糜。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怨见樊能马到,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死。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说句实话,没有这么孱弱的对手,一点也不能体现出这些名将的厉害。孙策的扬名就是在于这次惊人的发挥。当然,他没有碧眼紫髯的孙权那样的福气,但他的勇猛确实是东吴缺少的。虽说太史慈,甘宁也都是勇冠三军,且兴霸也有过百骑劫营的壮举,可惜他们都没有如小霸王这次的绝杀。不过即使对手孱弱到是个大大的衰丁,能在一霎间挟死一将,喝死一将的,也算是强人了。

第五温酒斩华雄

原文: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作者最着力表现的一个人,所以他的身上作者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如同这次的绝杀,作者大费笔墨,无非就是突出关羽的勇猛。先是描写华雄轻而易举地杀了几个大将,以突出华雄地厉害,作为铺垫,然后也不花笔墨描写关羽与他的一战,只是突出关羽斩他所用的时间之短,声势之大。“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这些言语都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战的激烈程度,也从侧面体现了关羽神勇。温酒斩华雄,是关羽的第一功,也算是成名之战。

第四:赵子龙力斩五将。

原文: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西羌诸路兵八万到来;见了夏侯,重赏之,就遣为先锋。德有四子,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班。韩德带四子并西羌兵八万,取路至凤鸣山,正遇蜀兵。两阵对圆。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犯吾境界!“赵云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来迎;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赵云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迎战。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云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云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后人有诗赞曰: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比起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等其他许许多多的功劳起来,子龙这次力斩五将也不算什么。但子龙这次发威,一来已经年登七旬,实属难得;二来这一战也是酣畅淋漓,杀的潇洒之及。马超当时力敌五将,正直壮年,杀二人,杀散三人,虽亦是绝杀,但仍不及子龙。子龙杀一人后,独战三人。一枪扎死一人,一箭射死一人,此后更是弃枪于地,生擒一人。综观全书,子龙虽杀人无数,壮举不断,仍以此次为绝杀之首。

第三,长坂桥

原文: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后,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夏侯渊、乐进、张辽、张合、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张飞的勇猛,三国中也许紧有吕布能位其右。但是,作者着力描写张飞的绝杀,似乎也就是这次算是笔墨较重。然而也就是这次描写,就让飞登上了绝杀榜的探花的位置。张飞的厉害,书中一直就渲染着,但是这里却更一次地把张飞的勇猛的渲染推向高潮。一人挡住曹操这么多军队不说,单单大吼三声,便让夏侯家的倒霉蛋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让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虽说有些人发明了狮子吼这样的绝学,但我想老罗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概念来作为杀人的绝招,不知比现在的一些人领先了多少。飞的勇猛,飞的怒吼,让飞的此次绝杀,永远流传下来了。

第二斩颜良

原文:关公领诺而出,提青龙刀,上赤兔马,引从者数人,直至白马来见曹操。操叙说:“颜良连诛二将,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关公曰:“容某观之。“操置酒相待。忽报颜良搦战。操引关公上土山观看。操与关公坐,诸将环立。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公献首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第一遍看三国,就深深地被这段文字所吸引;第一百遍看三国,依然为这段文字如痴如醉。本来应该排列第一的,但是此次看三国发现还有一招比他更绝,所以,关羽这次只能得榜眼了。作者对关羽的描写就是有些神化的,所以,关羽才能有这样的美丽的绝杀,让大家陶醉其间。对于关羽这次的绝杀,引用曹操的原话最好不过“将军真神人也!!!”。

第一:武乡侯

原文: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后人有诗赞孔明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臣。

孔明这次居然占了榜首的位置,主要居功于这段文字实在写的太好了。孔明不是武将,却一样地杀人,用的就是这么一番话。而这段文字,又说的如此之好,让人读了朗朗上口。以文杀人,孔明不止一次,但惟有此次,两军阵前,直接将对方的王郎骂于马下,真可谓高于一切武将的绝杀。

三国十大武将之名不符实

1、吕布

想当年三英战吕布,关羽张飞力战之下,吕布已力不从心。只见这时人群中一员猛将杀

出,原来是手持双股剑的刘大哥。四人混战片刻,吕布居然越战越勇。为什么呢?众所周

知,刘备的武力与关张二人不是一个档次,因此两人一边作战,一边还要掩护刘备,实力

自然大打折扣。吕布之所以能以一敌三的秘诀在此。

2、关羽

关羽在街头卖豆子时,曾与张飞产生冲突,两人厮打之际,刘备前来劝架,硬是将两人

扭打在一起的手扳开,以刘备的武力能做到这一点,关张二人的力气可想而知了。

3、张飞

同上

4、赵云

长坂坡上,曹操有令:“不许放冷箭!”有此优惠政策,想来诸葛亮也能抱着阿斗钻出

千军万马,赵大哥还因此成就一生英名,羞矣……

5、马超

马超大战葭萌关时,曾与张飞打成平手,马超武力可参照张飞,张飞武力据上文分析,

可参照刘备,就此不提。

6、许褚

许褚裸衣战马超,两人不分上下。许褚武力参照马超,以此类推。(见5)

7、典韦

典韦和许褚刚相识时曾经交手,两人未分出胜负,典韦武力参照许褚,又推……(见6

8、庞德

水淹七军时被周仓在水中活捉,武将守则第123条:“会游泳乃保命之本。”可见一个

不会游泳的武将是不称职的武将,不称职的武将就不是个好武将……

9、甘宁

甘宁见到沙摩柯,见他蓬头跣足,不敢交战,拨马便逃,武将守则第232条:“胆子小

当不了好武将。”胆子小的武将是不称职的武将,不称职的武将不是好武将……

10、太史慈

攻打合肥时,见门洞大开,他策马先入,不料中了埋伏,数箭穿身,重伤而亡。武将守

则第31条:“武将看见城门大开时,应先扔两块砖头投石问路。”不是好武将(省略27字

)!不过事有例外,建议他去对付诸葛亮的空城计

三国十大“千古遗恨”

有感于人们谈论三国常常有“如果。那么。”的感慨,而且最近又开始流行十大,来说说俺眼中的三国“千古遗恨”,抛砖引玉啦。评判着眼于两点:1,历史影响,即有可能对历史进程作出改变的重大程度;2,感情影响,可以理解为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扼腕叹惜和谈论的程度。很显然,前者更多着眼于正史,后者受演义和民间感情影响极大。

“千古遗恨”第十:吕布命丧白门楼。

三国最惹眼的武将吕布,公论武力第一,打仗凶猛。分两段来说,一是如果他用良谋惜下属,未必绝路上的这么早,二是被捉后为曹操所用又会怎样。。历史影响5;吕布的为人注定大家对他不会过多同情,感情影响5,遗恨程度5。

“千古遗恨”第九:小周朗受气早夭。

说到这个有点麻烦,因为正史中周瑜之死根本不是那么会事,但是不管怎样,“如果周瑜不死,那么。”也是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个人认为周瑜不死也未必能遏制刘备的崛起,历史影响5,感情影响7,遗恨程度6。

“千古遗恨”第八:曹操痛哭郭奉孝。

痛定思痛后曹操来这么一哭,也不怕寒了众谋士的心,其实不是说只有奉孝能识破江东之计,而大概是指他能阻止曹操中计吧,一切都未可知,这里显然从演义的角度较多,考虑到奉孝不死也未必能阻止赤壁大败,历史影响6,相信痛惜郭嘉的不在少数,感情影响7,遗恨程度6。5。

“千古遗恨”第七:庞统惨死落凤坡。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虽然这是演义夸张的说法,但是如果从演义的角度出发来看,庞统不死,诸葛不调走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失荆州,不过有人论证庞统名不副实,确实不好说,感觉历史影响打6总还可以吧。感情影响考虑凤雏大名和一直以来西蜀独尊的影响,8应不为过,遗恨程度7。

“千古遗恨”第六:马幼常痛失街亭。

一出歧山,孔明稳扎稳打,节节胜利,凉州已然到手,如果不失街亭,控制治理好了凉州,为以后骑兵东出伐魏创造条件,恐怕历史会改写,但是就象很多人争论假想的那样,为什么孔明明明知道必大将当之的地方却放着魏严、赵云不用而派上个纸上谈兵的马谡,可惜可惜。历史影响7,感情影响8,遗恨程度7。5。

“千古遗恨”第五:文长兵出子午谷。

魏严奇兵袭长安能否成功并且使得伐魏成功,相信千百年来不论军事专家还是普通爱好者都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不必赘言,历史影响8,;同情魏严,叹孔明谨慎,遗恨错失良机的当不在少数,感情影响我给8。遗恨程度8。

“千古遗恨”第四:小霸王英年早逝。

孙策三千儿郎定江东,正准备大展宏图北伐曹操逐鹿中原之际不幸早夭,使得曹操得以从容与袁绍决战,孙策如果不退出,那么。,历史影响9;小霸王威镇江东,相信不喜欢的人不多,这样优秀的统帅死那么早,感情影响8不算高吧,遗恨程度8。5。

“千古遗恨”第三:曹孟德兵败赤壁。

由魏蜀吴三方导演,可以说曹操若胜,中国历史也就没有了三足鼎立一节了,历史影响勿庸置疑,10;赤壁之战从老百姓感情上来讲,更多的是对周郎诸葛的赞美,对曹操的痛惜恐怕不多,但考虑都假定曹操不败的谈论纷纷,以及统一对于百姓的好处,感情影响8,遗恨程度9。

“千古遗恨”第二:孔明星落五丈原。

眼见北伐步入正途,渐有成效了,不幸孔明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如果孔明不死,对历史的进程究竟有什么影响,恐怕很难有定论,这里假定孔明不死等于伐魏成功(没办法,本人太喜欢他了:)),历史影响9;从感情上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就是最好的写照,俺虽然不是英雄,可听评书每至此处却已泪流满面(汗~~~),感情影响10,遗恨程度9。5。

“千古遗恨”第一:关羽大意失荆州。

由魏蜀吴三方导演,荆州丧失以及后来的夷陵之败对正在蒸蒸日上的蜀国造成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直接改变了三国格局并对未来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历史影响可达10;“如果荆州不失,那么“隆中对”战略。”,这也是此后千百年人们扼腕遐想的一件事,谈论程度第一当之无愧,另外这又是中华“武圣”关羽的最大和最终的“污点”。。“关羽大意失荆州”甚至已不单单是一个成语,感情影响10。遗恨程度10。

粗看一下西蜀占的太多,不过这也正常,因为千百年来,人们更多遗憾的确实就是西蜀不能完成重兴汉室的大业,因此用“遗恨”的话,这样排大概还不算过分,本来甚至想将姜维假投降失败弄上去,但是总觉得该给魏蜀吴之外的也来上一个,就选了吕布。呵呵,这十大明显在凑数,见笑了。

三国十大神箭

定义:在冷兵器时代,弓箭的攻击力和攻击范围都比近战武器强,因此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同时它的程度成为战斗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射得准,其威力方可体现出来。所以箭法是否高明也成了判定一个武将是否的标准,连张飞没事都拉拉弓,发发洋箭,更何况下面这些神箭手了。

第十位:魏延

如果评选蜀汉六虎将,魏延肯定是其中一个,可惜他名字中有个“魏”字,所以只能落榜。其实魏延实力不弱,特别是汉中一战,他一箭射去,使得曹丞相两颗洁白的门牙光荣下岗。不过考虑到魏延的目标应该是头,而非牙齿,这一箭多少有些偏失。精准指数:5。5

第九位:张合

张合在铜雀台上大演花样射箭,其难度系数和耍酷系数都要高于曹休等人,因此入选。可惜张合英明一世,最后却被万箭穿心,有失神射手的风采。精准指数:6

第八位:沙摩柯

沙摩柯作为少数民话的优秀代表,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射死了东吴大将甘宁。而且是正中其头,这比起甘宁射乐进未死,张辽射黄盖之胸,丁奉射张辽之腰,马忠射黄忠回营才死来说,更有资格当选第八位。精准指数:6。5

第七位:夏侯渊

一块箭靶的红心本就不大,又插上了四支箭,但夏侯渊仍能夺射红心,足显其“妙才”之实力。精准的射法也是其在曹家众将中出类拔萃的原因之一。精准指数:7

第六位:徐晃

当夏侯渊也射中红心之时,徐晃已无法再射了,不过公明兄iq值也颇高,直接就奔着奖品去了。古人将“百步穿杨”作为神箭手的标准,徐晃无疑做到了这一点。精准指数:7。5

第五位:赵云

赵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就拿诸葛亮借完东风就开溜时来说,被丁奉,徐盛赶上,结果赵云一箭射断帆索,得以脱身。足可见赵云箭法之准,另外赵云在后来也有几次施展箭法的机会。精准指数:8

第四位:姜维

在《演义》里,姜维就是诸葛亮的智慧+赵云的武艺的完美结合。但我一直没明白他为什么九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单说他在有弓无箭的情况下仍能抓住郭淮射来的箭,反过来射死他。这足以证明姜维对箭的熟悉程度。精准指数:8。5

第三位:太史慈

太史慈一出场便匹马单弓射死数十黄巾余党,冲出北海之围。归顺孙策后又一箭将一校尉之手反钉在城楼之梁上,难度不小。精准指数:9

第二位:吕布

人们常提起吕布的赤兔马,方天画戟,但他的箭法也不容小视。辕门射戟曾使得袁术,刘备两家休战,可以说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抛开这些不论,单说这一箭也是十分精准的,更何况他还有着心理压力,必竞如果射不中也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精准指数:9。5

第一位:黄忠

黄忠的箭法举世公认,但其真正施展的机会并不多,可是长沙一战足可见他的功底:一,打的是移动靶,因为赤兔马来回乱窜,想射中也不容易。二是可射的地方太少,万一射死了关羽,那刘备还不得炸了庙了?但黄忠这一箭不偏不正,正好射中关羽头上的红缨,也让他知难而退。这才是真正的“指哪打哪”。精准指数:10

三国“狙击”手射手榜

弓箭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一个战将的必修课。感觉就象篮球中的三分球

一样,永远不是主要手段,但可以是克敌制胜的手段,于是排了三国中的十箭,呵呵

,当然,就是个人看法喽。

10。姜维射郭淮

姜维没箭,虚拽弓弦,郭淮看出来了,搭弓射箭,被姜维一手接过,反射郭淮,应弦而倒

其实姜维的弓箭不是非常出色的,比如就在下面他射一个逃跑的人三箭没中,自折其弓。

把他排上第十主要是姿势太帅了,呵呵~~!当然比孙策要强,孙是被射中面门,拔出来回

射许贡家客的。

9。荀恺射卢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穿越女尊之种田也幸福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