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传之徐盛(2/2)
五、夷陵鏖兵
《徐盛传》所载刘备次西陵,盛攻取诸屯,所向有功。此战并非是陆逊日后的总反攻时期,因为陆逊总攻在夷道,猇亭
《先主传》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猇,许交反。更有《陆逊传》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
翻看《吴主传》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东吴水军败退,蜀国水军进驻夷陵,刘备本可水陆并进,联合蛮夷。而正是徐盛所破的陈式,吴班屯夷陵的水军。阻碍了蜀军的进展,获许正是这次胜利,使刘备水师大损,放弃了水陆并进之法。使得战争朝向了东吴有利一方
六、力拒曹休
刘备大败于夷陵后,曹丕三路伐吴,曹休更是督20余军,以向洞口,吕范全琮,徐盛迎敌。在此危急时刻,天时又站在了魏国一方,吕范船队损失甚重(10),而在此之前,周泰,全琮徐盛等守将早已和魏军有过摩擦(11),甚至直接军事交锋。(12)正是徐盛力挽狂澜(12),保全部众。其后全琮徐盛相互配合(13),(14)
《全琮传》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击破之,枭其将军尹卢。
《吴主传》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建康实录》亦有仁退,诸军乘胜破曹休、张辽等,魏引退。全琮与吕范破曹休于洞口的记载。
从之间我们可以看出,徐盛在此次战役不少战功都为写到本传,而倒霉的吕范战功也未记载,以致于让人感觉他莫名其妙的败仗升官了,其实是陈寿未载于本传而已。不过总的来说双方是互有胜负
(10)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
(11)《上魏王笺》得守将周泰、全琮等白事,过月六日,有马步七百,径到横江,又督将马和复将四百人进到居巢。琮等闻有兵马渡江,视之,为兵马所击,临时交锋,大相杀伤
(12)《曹休转》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历阳本是吴地,据读《史方舆论纪要》《水经注疏》,《通典》所载,为扬州治所,故而可能是夷陵之战期间,曹休趁间击破,
(13)杭世骏曰:《吴书》称,徐盛与曹休战,贼积茅草,欲焚盛。盛烧船而去,贼一无所得。
(14)《读史方舆纪》,吕范败于洞浦,魏臧霸以轻船袭徐陵,全琮、徐盛击却之。
七、无中生有
据《通典》《文帝纪》所载广陵、文帝黄初六年亲征,幸广陵故城,及旋师,留张辽屯江都。齐王嘉平後属吴,即今郡。徐盛早已是成竹在胸(14),之后的孙韶更是复制了张辽的神话。。问题出现在了《满宠传》,黄初3年,应当为黄初6年,满宠传中有督前军破贼之说,而《吴书》及各个补注则加上了孙韶破敌,可见双方再次打平手,满宠能料敌却未料虚实,蒋济董昭等人更是无所表现。
(14)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诸将乃伏。
八、后话
纵观徐盛一身,身经百战,智勇兼备,与名将张辽,臧霸,曹休多次交手互有胜负,亦可为一代名将也,而徐盛在此后不久就去世,而他的老对手臧霸则是被夺兵权,张辽病故。不禁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