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奇幻人生 > 第四章:时代背景

第四章:时代背景(1/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警之战火纵世 从海盗到王公 一剑弑仙 武界,你好 眸倾天下:嫡女为后 带着系统回宋朝 满满的都是爱 暖婚蜜恋在八零 重生90撩男神 总裁大人在上:娇妻逃不得

回到车中的林凡依旧在冥思苦想,翻阅自己脑中的记忆库,总算是总结出一点东西出来了。

无疑,这是个动乱的年代,动乱的不能再动乱的年代,从整个汉朝说起,汉分西汉与东汉,西汉在前,东汉在后,西汉乃是强汉,东汉相对弱不少。

东汉开国皇帝名为刘秀,就是著名的光武皇帝,然而刘秀的开国不是平定战乱后开国的,而是剪除王莽后开国的,随之自然而然地就要加强皇权,可加强皇权之后,矛盾出现,东汉出现了众多的幼弱的皇帝,其中就以东汉最后两任皇帝为主要,分别是汉恒帝与汉灵帝。(汉少帝的刘辨与汉献帝的刘协实际已经亡国,不在讨论之中。)

两人总结起来就是昏庸的代言词,一个成语非常好记:恒灵无道。

然而这能怪他们吗?其中恒帝十五岁登基,灵帝十二岁称帝,幼帝开始都无力掌控局面,他们能做什么?

东汉常有幼帝登基坐殿,这时谁掌控了皇帝,谁就是帝国实际的控制者。为此,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展开了无休止的争夺。虽然宦官和外戚们同样都是皇权的派生物,但由于宦官们天生与皇帝亲近,可以与皇权共存。所以往往出现了皇帝小时候由外戚专权,皇帝成年之后靠宦官打倒外戚,皇帝再对于宦官过分的信任,使得宦官们祸乱朝政的现象。

恒灵时代就是其中的典型。

恒帝是怎么上位的?他只是个被外戚梁冀扶持上台的傀儡罢了,执政初的十三年全由外戚梁冀专权,梁氏欺压忠良,祸乱朝纲,使得天怒人怨,最终落得满族覆灭;梁冀倒台之后,又有五侯为孽,幸有陈蕃、窦武、李膺诸人不畏奸邪;五侯之后,宦官王甫、曹节挟帝自重,肆意捕杀正直的大臣和士大夫;王甫、曹节之后,就是祸乱天下的十常侍和将帝国推向灭亡的外戚何氏。

灵帝是怎么上台的?灵帝不是直属亲族,只是个落魄的汉室宗亲罢了,这等人,天下有无数个,为何偏偏就落到了灵帝的头上?灵帝的上位,说得好听点是被清流举荐上台的,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当时宦党与党人斗的激烈,也就是挑个毫无背景的人上台,这样两方都满意。

光武皇帝的初衷是加强皇权,然而这皇权确实是加强了,不过握在谁手上就不一定了。

皇帝年幼,心智不全,自身学不到好,常常被奸听言扰乱,自然而然走上了不归路。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那种心智非常坚定的圣明君主,才能挽救颓势。放恒、灵这种普通人进去,只能是随波逐流,听之任之,继而贪图享乐,沉迷酒色。

作为一名昏君,桓帝私生活也是相当腐朽,先后换了三位皇后,嫔妃数量一度高达五六千人,创造了当时的吉尼斯纪录!由于恒帝的荒淫放纵,他的健康很快就被透支了,三十六岁的桓帝终于一病不起,呜呼哀哉,让人可叹可笑的是,这位拥有数千名嫔妃的恒帝膝下居然没有一个儿子。

从后世众多宫廷剧的角度来看,这恒帝如此“勤劳耕耘”,竟耕不出地来,不是自己身体原因,就是被下药了。被人控制了。

恒帝如此昏庸无道,然而相比灵帝而言,却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灵帝的裸游官,那真是说遗臭万年。

在政治上,外戚和宦官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均是挟主专权,结党营私,统治残暴。他们重用自己亲族、四处培植党羽,顺者昌逆者亡,破坏了当时的选举制度,使得“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其中的一个后果就是门阀世家开始兴盛,地方主义势力开始抬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薄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