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史上最莫名的兵变(1/2)
前次的小规模遭遇战,就是整个凉州平叛的缩影,官兵占据住渭河上游河谷,时不时地往凉州推进战线,又时不时地被凉州叛军打退回来,总体来说还是官军占优。
官军如此努力也不是没有结果,大仗不断,小仗连连,还是收复了一些倾向于大汉一边的郡县的,近一点的天水,安定,与武威郡其中的大大小小的县城,或是自救,或是被官兵解放,胜利的天平正在朝着大汉这边倾斜。
而凉州叛军依存于更西方的郡县,背后还靠着大汉国境之外的羌人部落,但那也只不过是苦苦挣扎罢了!
中平三年秋,汉军营中紧急调动大批军队前往前线,而袁术一部则被调到安定郡,下了死命令,定要收复安定整郡,袁术与林凡等人追问张温原因,却是得了个天大的消息。
凉州叛军之中突发变故,韩遂发动兵变,杀边章,自拥兵十余万。北宫伯玉与李文侯气不过,也是不服韩遂为首,于是发动内讧,但是这两个蠢蛋显然是玩不过韩遂的,没多久,北宫伯玉与李文侯就双双死于韩遂刀下。
听着真是让人咂舌不已,韩遂真不愧为一代狠人,短短时间内就将叛军的三名首领统统杀个干净,也不怕军队哗变。这时,新任凉州刺史耿鄙认为可以从中取利,所以请求张温大军的援助,准备重新攻打凉州叛军,想要趁这个机会将叛军一网打尽,在凉州重建汉庭的统治。汉阳郡太守傅燮试图劝阻,称百姓并未习惯耿鄙这个长官、军队也没有时间建立士气,而且韩遂军虽然混乱,但是若有汉军的介入,反而会让这群亡命之徒拧成一股绳,合力对抗外敌再说。
傅燮说了很多很多,但耿鄙就是自行其是。
耿鄙集结六郡军队攻地处西疆的陇西郡。先前因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倒戈,陇西郡仍旧被凉州叛军所占。
谁知事不随人心,耿鄙任用贪官程球为治中,让士绅和百姓寒心。还没有真的开始攻打凉州叛军,等到军队开至陇西郡治狄道时,耿鄙军就发生了兵变,程球和耿鄙都被杀死。叛变的军队在狄道人王国带领下加入叛军,合围陇西以东的汉阳郡。
情况真是急转直下,只有少部分张温派去支援的官兵逃了回来,而凉州本地征集来的郡兵都叛变加入了叛军,如此快的反转,就像是看了一场喜剧一般。
傅燮身为汉阳太守,善待百姓,远近敬重,等到叛军攻打到汉阳郡的时候却踌躇了,叛变过去的士兵不愿下手,韩遂也是没办法。
当时城外有北地郡的匈奴骑兵数千人,都知道傅燮为人正直,且为报恩,一同在城外叩头,请求傅燮出城投降,愿意保证傅燮平安返回家乡北地郡。
傅燮之子傅干,十三岁,也在官舍之中。傅干知道父亲性格刚烈,仰慕古人高风亮节,恐怕不会接纳匈奴人的建议,于是劝说父亲:“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被恩德,欲令郡而归,愿必许之。徐至乡里,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
话还未说完,就被傅燮打断了,叹气道:““别成,汝知吾必死邪?盖‘圣达节,次守节’。且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仲尼称其贤。今朝廷不甚殷纣,吾德亦岂绝伯夷?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说到这里,傅干哽咽不能说话,旁边的人都流泪哭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