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一些想法(1/2)
都护府可是有名正言顺的开府之权。此番情况,林凡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张辽,足见恩重之意。
张辽抱拳谢过,虎目含泪;“定不负大哥之托!”
林凡拉起来,劝慰了一番。
有关军制都安排的差不多了,还有些许事,下来军令通报即可,军务重要,不可耽搁,让众将军各自回去,筹集、征调、组建、训练兵马去了。
临行之前,嘱咐各将领,今时春分,然兵马筹备未全,不宜出征,等秋之来至,便是用兵之际,左右相差不过四五个月而已。严令各将校要在这四五月之间成军,不管成或不成,都要按时出军,不可耽搁。
众将领命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政事,然而林凡手下文人稀少,林凡特意把周瑜留下,此间厅中剩下的就只有周瑜与徐奕两人而已。
傅干已派给张辽之用。此外,厅中还有些不入流的文士,不提也罢!
嘱咐各人筹备春耕之事,这种事,这些吏还是能帮些忙的,再大点就不行了。
众人各领命下去了,此时,厅中就只留下周瑜与徐奕两人。
“唉~~~”缓缓间,念及如此,林凡长叹不已。
引得周瑜发问:“将军何故如此长吁短叹?”
看着眼前的周瑜与徐奕,林凡缓缓开头:“无他,荆扬文风悠扬,然而我手z文臣太少,可用之人只有你二人而已,因而生叹。”
转头兴致一起,继续说道:“如今海内英雄并起,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然我九江终究实力单薄,虽有驰骋天地之心,却无斡旋乾坤之力,对于九江之政务,我也有一些想法,只是难以实施,不由的兴叹,此番就说与你两听,也能指正一二。”
徐奕拱手道:“明公放言一试,我等洗耳恭听。”
“治大国如烹鲜,这九江郡中,又或者大至整个扬州,无不分为文、武两道。兵、政齐行,方能合一,我手下有诸多武将,都是凶勇之辈,文远与公瑾乃是帅才,日后通一偏军在侧,制衡敌军,我自是放心,然而治政之事,却让我忧心不已。我欲组幕府,择贤才授予其中,收政于己,然此番贤才颇少,不好组建。”
“郡中佐官不就是太守幕僚吗?”周瑜奇怪说了一句,说完就闭嘴了,思考些许时间,又是问道:“可有名称?”
“其号军机处!”林凡答道。
“军机处?”
“正是!”
周瑜听了,又是陷入深思,虽然不明白治政之所为何名为军机处,然而乱世之事,一切不可以常理推论,想想也就了然了,然而其中深意还有待思考。
其实身为一郡太守,按自古之理,郡中主薄、长史都是郡太守自行招募,说是自己的幕僚也不为过,然而林凡此举,要重新组建幕府,明显是不信任原有的郡中佐官。
然而不信任,撤职下来也不行,其中门道,不可轻为,只能徐徐图之。
说白了,郡中佐官,又或者以后的州中佐官,慢慢都变成了虚职,林凡如此做法,也是因为扬州之地,世家大族盘根接底,要慢慢收其心,不可一步铲除个干净。这也与地理人文有关,若是放在北方之地,哪里来的这么繁琐,统统更替了即可。
原有佐官,俱都不变,面子是照顾了,权利却不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