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四面之敌(1/2)
林凡听了营帐之中的争吵声,真是头都大了,复而又出言一句,压下了这争吵声。
阚泽立于林凡身后,嗤然一笑,动静颇大,引来无数注目,林凡发奇问阚泽道:“德润何故发笑?”
阚泽淡然一笑,道:“我笑这满堂的大人,遇事已经乱了心神,泽也是心乱,然偶然观主公一眼,主公虽急着问各位大人良策,却与一般人不同,泽学纵横家之道,最能辨人,观主公不见慌乱,似已是有了计策,如此,泽心神亦安。主公素来以奇策闻名天下,何不教我等一听?”
“我能有什么计策,不过是瞎想罢了。还要听各位的意思。”
林凡听了阚泽淡然的一句,心中骂了一句滑头,心下也变得轻快不少,谦虚地说了一句,复而看到刘晔也是淡然的模样,第一个就问刘晔道:“子扬可有良策?”
刘晔拱手答礼道:“自然,虽有数处之敌,长江天险却最是重要无比,若能据守长江,扬州无忧。”
刘晔渺渺的数个字,就将局势分析的很清楚了,水军若能据守长江天险而不失,可以此支援各处地方,则林凡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扬州自然无忧。
说的简单,却能振人发聩。可谓一针见血,智者所为。
徐奕接着道:“就战事而言,长江天险最为紧要,就政事而言,扬州牧刘繇在吴郡后方作乱,也最为紧要。若能平复刘繇,其他各处不过苔藓之疾。”
这话说的也是正当,刘繇身为扬州牧,与林凡针锋相对,在这几处用兵中却最为合理恰当,占据大义,最能收人心,也不能不防。
林凡看着老神在在的田丰,一语不发,林凡一笑,问道:“元皓兄何故一言不发?”
“我观各处之敌,声势浩大,然不过跳梁丑,不予理会就是,我扬州之地固若金汤,如何能破?故而一言不发,主公心中已有良策,何必问我。”
田丰说话,声势也是浩大,出言大气,一幅看不起别人的样子,林凡却知道田丰不是这种人,能在此时说这种话,定是看别人担惊受怕,因此才出言相激。
“既如此,数处之敌,元皓兄与我一一分析,可也?”
“善!”田丰答道。
“那就我先开始。”林凡应了一句,轻咳了两句,润了润嗓子,开口说道:“先说陶谦,陶恭祖守成之辈,据徐而望扬,野心不,只是不知他能否付诸行动。如今屯兵于下邳国中,我却不怕,我有上将张辽携万人坐镇九江之中,陶恭祖必不能过,诸位放心就是。”
林凡对张辽信心十足,众人也不知他哪来的信心,熟悉张辽的倒还罢了,若是新来的,不熟悉张辽,除了暗自凝眉,也别无他法。
林凡此言,也能看出林凡对张辽的看重之意,众人都暗暗记在心里。
“陶恭祖数次被东郡曹操寇边,敢怒不敢言,此时怎敢对我九江用兵?我料他不过受了刘繇好处,屯兵边境威慑罢了,此一路乃是虚兵,又兼张文远坐镇,不足为虑,此一路不提也罢。”林凡继续补充说道。
田丰也是点点头,示意理解,接着林凡的话茬继续说道:“再说刘繇一路,刘繇在陶谦处借兵三千,渡江而至吴郡,此一路却不得不防,刘繇得了严白虎相助,又得了朱家效忠,已颇具气象,驰骋与吴郡之地,无人能敌,不可让他做大,只能在其孱弱之时,发雷霆之兵征讨。此一路最急,刻不容缓,牛渚矶中有无数粮草军械,若是被刘繇占据,后果不堪设想。”
林凡点头,这一路确实最急:“我将亲自带兵前去,孟起,你率骑兵随我一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