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袁术称帝(1/2)
时维六七,汉之厄也;孰代汉者,当涂高也。
本是存在于《春秋谶》中的一句不清不楚的话,在汉时就已经流传,其实这话就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类似,料想也是世人不岔留下的愤恨之语。
不过还是引起了恐慌,两汉的时代,汉武帝就感叹过“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还有公孙述和光武帝也为此进行激烈的讨论。
奇怪就奇怪在这里,汉家江山刚好持续了四百二十年,六七相乘正是四十二,正应了那句六七之厄。
没人能解释的了这谶言怎么回事,也许是曹魏故意顺应天意,挑选了这个时间点,结束汉朝。
又或许是先人夜观天象,发现后世有人穿越而来,留下谶言预测汉室灭亡的时间。
细思极恐!
林凡还是倾向于前面的解释,预言这种东西,太玄了,信者有,不信则无,世上解释不了的现象,多半是人心作祟。
可世间千奇百怪,有不信这的,也有专门迷信这的。
袁术就是其中一个,袁术一直认为自己有天子命。
第一个迷信是土承火运。
“赤德已经衰败,袁氏是黄帝后裔,应该顺天意、从人心。”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论,汉朝是所谓火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而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
第二个迷信便是这谶文。
自古便流传着“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说法。途者,道也;道者,路也,袁术名字中的“术”字,也有城郭中巷道的意思,而表字的公路,更是与道路贴合。
所以,袁术以为,“当涂高”说的就是他,谶语中所谓的“天命”说的就是自己当代汉而立。
故而袁术一心想得到传国玉玺,获得玉玺后,称帝的野心和意图愈发浓烈。
建安元年,献帝东归,袁术毫无作为,实际上已经起了称帝之心,他认为时机已到,召集部属们议事,问道:“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袁家四代都为朝中重臣,百姓心服。吾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主簿阎象发言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其两分,可周人依旧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虽累世高官厚禄,但恐不及姬氏家族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也无法与残暴无道之殷纣王相提并论!”袁术听了阎象这番话不吭声,心里却是非常恼怒。
在之后的日子里,曹操迎接献帝东归,以陈留为都城,顺势就把河南尹占了,为此袁术和曹操必然发生了矛盾,只是以曹操兵锋之厉,袁术也讨不到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