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刘备出逃(1/2)
身处中原,四战之地,南有林凡,北有袁绍,这两人到暂时碰不到面,因为中间夹着个曹操。无论是哪一方要想扩大势力,都要从兼并曹操开始,曹操有苦难言。
说实在的,曹操实力也很强,不在这两人之下,但地处位置却尴尬,天下各地,也没了能让曹操合纵连横的点,要么扩大自身,要么走向灭亡,是曹操面前的两条路,所以,曹操对这次攻打徐州做了充足的准备,他的几手防备之兵,也大有学问,汝南的程昱与淮阴的满庞能很好地截断林凡的出兵,且他两人的位置相离也不愿,互相接应,就这布置,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
随县城西三十里。
无数旗帜随风飘扬,所有士兵加紧阵列前进,一片人声鼎沸。
可曹操却出奇的沉默,行在马上,到了一处山头,勒马下来步行,不急不缓,慢慢走着。
郭嘉跟在身后,沉声道:“主公,切莫伤心,人死不能复生,老太尉在天之灵,也不愿看主公如此伤心。”
没错,这个地方,就是当日曹操生父与幼弟的遇截之地,曹操每每到这处地方,就心思沉重,下马步行,久久不能释怀。
杀父仇人之中,陶谦早就死了,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也不必担这干系,可就属最大的仇人张闿却销声匿迹了,仿佛没这人一样,就此,曹操才如此悲切。
“奉孝不必再劝,吾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来此踌躇,只是恨张闿那贼人迟迟未死,不见踪影,有些感叹罢了。”
郭嘉立在背后,也不说话了,自古君心似海,让人捉摸不透,曹操也是如此,就连自诩善于识人的郭嘉,有时候都看不清曹操的面目。
过了不久,后军有贤才与大将攘袂而至,正是荀攸与于禁,荀攸有良策千条,于禁有统兵之能,曹操素来欣赏两人之才,一直带在身边。
荀攸过来抱拳道:“主公,陈留有大事发生。”说着就奉上一绢布,上面定是秘密消息。
曹操却不看,将这绢布弃之如履,远远扔了,道:“不看不看,左右不过是朝堂大臣往来勾结的密报罢了,看了也无用,吾留有子廉坐镇陈留,必不能失,无需将这无用消息来报,要报,就报些徐州的军情来。”
子廉便是曹洪的表字,曹洪在曹操阵营中武艺不算太高,比不过曹仁与夏侯惇等人,更别提典韦与许褚了,但他却是曹操麾下最受曹操信任的人,全都是因为曹洪多次的舍命救主。
曹洪与曹操的关系,有点像二鸟与林凡的关系。
荀攸却继续行礼道:“这次确实是大事,左将军,豫州牧刘备刘玄德,趁着主公出兵徐州的间隙,连夜带其下属,从陈留逃了,据城中廷尉来报,初步判断应该是往河北去了,那便是去投袁绍了。”
于禁虽与荀攸一同来到,却只是恰逢其会,来回报军情的,不知道这隐秘消息,听了之后,武将脾气爆发,当即出口大骂道:“刘备那厮,身受主公大恩,竟不思报恩,主公为其报仇攻吕布,其竟带人逃了。请主公速速下令,曹子孝驻守白马至延津,早作安排,也许能在半途中截住刘备,杀之以儆效尤。”
曹子孝便是曹仁。
曹操自顾自地摇摇头,看着荀攸问道:“公达,你说子孝能截住刘备吗?”
荀攸也摇摇头道:“应是不能,刘备一行人轻骑简装,人海茫茫,未必就能找到,且这书信也传来一段时间了,主公下令至曹仁将军处也需时间,一来一去时间定然不够了。而且曹仁将军驻守黄河一线,重要无比,岂能因这点事就书信一封,令他分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