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乌巢烧粮(1/2)
许攸是否真心来投?
若是袁绍之计,被其骗到乌巢,则大军如入险地,必然要损兵折将,有可能要全部折损在乌巢,而就算少数兵马讨回来,恐怕也守不住官渡。之后被袁绍追着屁股赶,恐怕自己的势力尽失,天下再无曹操其人。
而另一方面,假如许攸说的是真的,那此次乌巢烧粮就是个绝佳的机会,这机会要抓不住,曹操自己都得可惜死。
两种结果,曹操现在也没决断。
由不得曹操不怀疑,许攸在袁绍手下做的好好地,却突然毫无征兆地来投自己,曹操第一时间就想着有诈。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官渡之战已经僵持了两年多时间了。
任谁都疲倦了,曹操军粮所剩无几。
此时,曹操在做着最后的决断。
中军大帐中,面前的几案上还有一封信。
这是曹操在粮草无几的时候,发往陈留问荀彧的一封信。这是他养成的习惯了,不管在什么地方,遇事不决总会发书信去问荀彧,不管隔的多远都是如此。
曹操问是否应该退兵,荀彧也在差不多十日之后有了回信。
“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简单来说,荀彧劝曹操不要退兵,若退兵,必被袁绍所制,此为天下之大机也!
听了荀彧的话,对许攸半信半疑的曹操,此刻也决定放手一搏,完全听许攸的办法。
另外,书桌上还有一封军情,江东林凡早已经打败了刘表,现在正在向刘璋用兵,攻城略地,已至剑阁关外。
说实话,曹操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蜀中林凡这边的战况,曹操也是弈棋高手,走一步,看三步,除了袁绍之外,曹操还得提防林凡。
林凡使的阳谋,使袁绍与自己之间必有一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林凡被拖延在蜀中,对曹操来说就是绝好的机会,能让他再战败袁绍之后缓一大口气。
外在的压力也让曹操选择相信许攸之计。
“大丈夫行于世,当立不世之功,搏命而已,我曹孟德还没怕过谁!”曹操声音低沉却有力地嘶吼一句,吼完觉得顺畅多了,复而一笑,轻声道:“也没想到林子瞻竟被拖在了蜀中。”
曹操始终有一种感觉,觉得林凡有诈。
为什么林凡要调十五万大军入蜀,江东却只留下七万兵马?是不是在故弄玄虚?是不是在示敌以弱?好让自己放松警惕,而后一举可定中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