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林刘之战(1/2)
建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年,春天,在上一年的短暂休整之后,林凡终于下令三军开拔,完成最后一战。
此次与刘备作战,林凡共起四路大军,一路开拔至幽州,令周瑜为帅,陆逊为副,甘宁、李严、于禁、徐晃、吕蒙、吕岱、陈武、黄盖等皆为军中大将,共起马步兵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先去冀州渤海,取得冀州后再取幽州。
对这一路,林凡期望甚多,前文就分析过幽州地势,作为刘备苦心经营的大本营,却在月牙尖上,且涿郡就是幽州门户,只要先声夺人,取得冀州之后,刘备就必须迅速回援,就会让另外一头露出破绽。
林凡就是要他刘备首尾难顾。
同一时间,孙策为帅、杜袭、赵俨为左右军师,文聘、朱治、张翼、李通为将,起兵先攻常山国,而后直去并州,斩断首尾,浩浩荡荡,亦有大军八万人,不过林凡对于这一路的预想就有些差了,并州毕竟多险,山高城坚,不能轻易而下。
其后,林凡亲率大军二十万欲先取冀州、继而转头南下,渡河而至中州,先攻济阴,再取司隶,欲与张辽配合,收复失地。
第四路,便是原本的张辽所部。
四路大军齐出,标示着乱世中最后一战的到来。北方盘旋二十年的曹操势力集团正式冰消瓦解,退出历史的舞台。
三足鼎立却少一足,人人雄心壮志,陈军军心高涨,不可一世。
刘备战线太长的劣势终于体现出来了,面对数路来攻的势头根本抵抗不足,刘备地盘的心思,并州为中,幽州与河南犹如并州的两翼,只是并州苦寒,根本不足以承担起中心的局势,两翼则重,或是坚城沃土,或是刘备经营多年的大本营。
此岂不是头重脚轻?说刘备治下病入膏肓也不为过。
这仗太过于好打,以至于林凡根本没把刘备放在眼里。
刘备假如以并州为根据地,纵横四出,无形中就将弱上一筹,可若不以并州为中,那或南或北,刘备终将放弃一地。倘若借此死守,早晚必倾覆灭亡。
而林凡开展之后,刘备迅速回军幽州,坐镇全局,却令大将关羽背靠黄河,固守济阴、陈留一线,除此之外,又勒令郭淮统领并州攻防,以阻孙策。
刘备这番作为,应该是看到了并州战略位置上的不足,但这做法却不是好辙。分兵两头,但联系却薄弱,说是两地也不为过。
不过半月之间,趁着春暖花开之季,周瑜大军率先传来捷报,苦战半月之后已取得渤海全郡,正在向幽州涿郡发动攻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其他战线也非常舒服,刘备不得已在涿郡部下大军攻防,却被周瑜兵力牵制,其他地方攻击压力瞬间减少,短短时间,林凡已经率军攻下赵国,正在往巨鹿郡进发,持续给冀州刘备军施压。
虽然冀州还在顽强抵抗,但就形势而言,或者以刘备心里而言,已经将冀州弃了,全力在幽并设下防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