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胡广说因果(1/2)
上章写到,听风正出洞来,感谢狐仙的出手之恩,却不想,菩提玉被狐仙毁去了不说,整个人还被狐仙掳了去,害的花果山的猴子们找遍了整座山。这哪里是狐仙,根本就是一只狐妖。“狐主。”见狐仙归来,守门妖狐皆是恭敬行礼。在这一方天地,他是绝对的权威,说什么就是什么,任何人都不得违背,也没能力违背。在一间密室,狐仙终于将听风从自己的体内世界中放出。看着这陌生的环境,听风问道:“你是谁,为什么抓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强大的存在,更别说是得罪了,因为他根本得罪不起。“还没到你发问的时候。”狐仙言罢,就伸手一探,立时抓住听风头颅,展开了搜魂,将听风这多年来的经历都看了个一清二楚,即便是悟空那段都看的无比清晰。“这泼猴真是胡闹,竟然,竟然。”狐仙所怒的,自然是悟空教授听风这位佛门弟子道家《九九玄功》一事。“有点意思,看我破来。”狐仙遇上那个浩大的佛手,那自然是听风的和尚师傅们,在他脑海中施加的保护措施,毕竟他们的身份非同小可,所要履行的法旨也非同小可。“原来是那几个秃驴,倒也过的去。”这就是狐仙对听风那些和尚师傅们的评价,过的去而已,要知道,他们各个都是金仙的存在,未免有些狂妄。看完听风平生经历,狐仙自问道:“菩提玉是怎么来的,难道是师傅的安排?”这是他自己的猜测,却也是目前唯一的解释,他竭力回想当年,菩提玉到底是什么时候不见的,模糊,不真切,不知道。“我是你大师兄,洞主。”狐仙言语当真是惊天动地,洞主,谁家的洞?谁是主?师兄?师傅是谁?“你很疑惑,别急,我慢慢解释给你听你就懂了。”狐仙所说的解释,自然不是凡人的口头解释,而是将一段记忆凝成一个记忆团,以粗暴的方式直接投入到听风意识海中。一段记忆就这样植入到听风的脑海,那是关于一只白狐的故事,本来他只是一只可怜的白狐,兽想吃他的肉,人想剥他的皮,整日战战兢兢,东躲西藏。
后来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出现在他面前,收他为徒,成了他的首座大弟子,因其为狐狸,则以“胡”为姓,赐名“广”,谓之胡广,而那名老者,就是西牛贺州赫赫有名的“菩提老祖”。随着师弟师妹们原来越多,狐仙也担负起教导的责任,并很快赢得了他们的尊重。长兄为父便是如此。那年头“老祖”二字,可不是随意称呼的,打个比方说,鸿钧老祖,冥河老祖,一个是圣人之师天道代言人,一个则是背靠轮回立于不败,都是天地一绝的人物。所以菩提老祖很牛逼,十分牛逼。奈何,一山不容二虎,地仙界是地仙之祖的地盘,西牛贺州更是他的大本营,他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威望,实力都不下于自己的人存在,换一句话说是“卧榻之侧其容他人安睡”,所以两方势力很快就对立起来,冲突日益激烈。“小狐,带着师弟师妹们立刻离开,镇元子的目标是我,他不会以大欺小对付你们。”感觉到灾难即将来临,菩提老祖未免三星洞血流成河,决定遣散门徒。“不,我们誓与三星洞共存亡。”三星洞弟子没有一个贪生怕死,没有一名弟子选择离开,除了一个人,准确来说,是一只猴子,他早几年就被菩提老祖赶出了三星洞,现在想想,那是对他的一种保护,逐出门时,还将关于他们师兄弟的事给删除了,毕竟这世上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一场大战在西牛贺州爆发了,场面极其惨烈,尸横遍野,满目血腥,那神仙洞府,斜月三星洞,成了一个破洞,血洞。“都给我走!”但听菩提老祖咆哮一声,拂尘一挥,就得自己真传的爱徒以秘法送到安全的地方,自己则是跟镇元子大战三千回合。结果可想而知,要是菩提老祖赢了,也就没有镇元子这号人了。菩提老祖战败,不过没死,而是成了镇元子的阶下囚,这是他给世人的一个警告,在我治下生存,要想有威望,可以,但要在我能容忍的范围内,要想有实力也可以,但不能威胁到我,不然强大如菩提老祖就是你的榜样。得知菩提老祖战败,门下弟子每时每刻都想着搭救师傅,不过他们也有自知之明,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他们不会出手,所以尽皆隐姓埋名,分散各州暗自积攒着力量,决定到时候杀镇元子一个措手不及,一局救出师傅。所以他们后来即便知道了悟空有难,也没选择出手,为的就是不想过早的暴露自己。“可恶。”杀一个人,哪有让人沦为阶下囚这般残忍,那是生不如死,极尽屈辱。而那菩提玉乃是三星洞洞主证明,菩提老祖早先立下规矩,不管是谁,只要不是镇元子那方的人得到,谁就是三星洞的洞主。验证菩提玉最好的方法就是毁而后生,生而有灵,能在关键时候救主人一命,而且是两道封印,第一道封印听风当年碎玉已经解开,所以每一百年,菩提玉就会救他一次,现在第二道封印被破,就没有这个时间,而是根据当中能量而定,以及听风的实际需要,当然,有些时候还要看器灵的心情。菩提玉器灵倒不是人身,而是一颗郁郁葱葱的大菩提树,端坐其下,立时安详,安宁,那是无上的包容。“菩提老祖是我父亲,那我母亲是谁?”“额……”狐仙一阵无语,给听风看了这么多,竟然将重心放在这里。给狐爷我听清楚了,洞主,洞主才是重点,洞主。“我不知道。”狐仙心道:“你叫我哪里知道去,师傅的私事我敢过问?不过他真是师傅的子嗣,这年纪似乎……”狐仙有些疑虑,可通过搜魂听风应该没什么问题,就先将他当作是师傅的子嗣好了。“那我只能亲自去问他了。”听风所说的他,自然是指菩提老祖。“要想见到师傅,凭你现在的修为可不行。”菩提老祖可是被镇元子的人重重看守,就听风那微末伎俩,恐怕菩提老祖的面都没见到,必定丢了小命。“那来吧,训练我吧。我听风有生之年一定救出菩提老祖,我要问问他,谁是我父母。”这是听风心中的一份执念,不论过了多久,都不会减弱,甚至与日俱增。“洞主,慢慢享受吧。”狐仙嘿嘿一笑,如此言道。
“众位师兄弟,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三星洞有洞主了。”狐仙面对着十块通讯石,对面的人形象不一,有妖有人,有男有女,而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菩提老祖亲传弟子。
想必看西游记的人会记得,菩提老祖跟悟空有一段对话:
老祖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猴王道:“哪十二个字?”
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所以老祖的亲传弟子共有十二人,分别是依次排列分别为:胡广、陶大、王智、刘慧、葛真、王如、冠性、马海、清颖、孙悟空、孙圆、吴觉。
大师兄胡广已经为大家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多作追述。二师兄陶大原先是一名地仙界的铁匠,搜神记中有记载“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朝散上,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时,安公骑之,从东南去。城邑数万人,豫祖安送之,皆辞诀。这是他得到的明证。
王智,这个人原先是一名樵夫,在凡人界现在一个叫衢州的地方,还流传着他的传说:王智是个苦孩子,幼年丧父,只有老母与他相依为命,一天他同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忽然是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王智知道,这是要下暴雨了,那山顶山恰好有个天然的石洞,所以他就带着柴刀,扛着柴来到洞中躲雨。
说来也巧,这洞中已经有两位老人,一人执白,一人执黑,相对坐着吓死了围棋。
王智索性躲雨,闲来无事,也就在一旁看着他们下棋,这看着看着就看的入了迷。
而在这期间,当中一位老人给了他一颗像炒豆一样的东西,正所谓,长者赐不可辞,王智吃下豆子继续看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