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抱紧我(1/2)
“人家在职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了,最基本的职场法则,早就轻车熟路了。作为高层,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投匿名信的,打小报告的,你在会上公然认可了这封匿名信,甚至还说,要奖励和重用。表面上看,这饵下的是挺对路,要是一个职场菜鸟的话,肯定会不分轻重,自己跑过来邀功请赏了……”余亮头头是道地分析着。
“以前确实有过类似的情况,真有鱼上过钩。”乔凌姗插了一句。
“但是跟钓鱼一样,这种办法对付小杂鱼,很奏效。但是对付老猾鱼,那就不奏效了。小鱼喜腥,闻到味儿就会上钩。但是老猾鱼很机警,他们更喜欢素饵,而且吃前先试探。所以,就算是你下的饵很诱人,李光辉也不敢轻易吃下去。”
“貌似很有道理,接着说。”乔凌姗觉得,余亮这比喻,够绝的。
余亮煞有介事地说道:“在钓鱼圈子里,有个常用的技巧,叫‘逗鱼’。顾名思义,就是当鱼担心有诈或者食欲不佳,不想吞钩时,可以轻微地拉拉线动动漂,多重复几次,反复地勾引。鱼见饵料动了,会很纠结,怕失去,然后索性就把饵吞了。”
“嗯,这个词我有所耳闻。我干爹……董事长在他著的《商道》中,提到过这个名词。逗鱼,引逗,而且他把这种钓鱼技巧,演化成了一种商业理论。譬如说,当客户对合作意向和合作价格有犹豫时,就要进行适当的引逗,让客户感觉到压力,让他知道,他不合作,后面还有别人在排队,他会坐失良机,会后悔。”
“就是这个意思!”余亮点了点头:“钓鱼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是相通的。钓鱼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因地制宜。所以,要想把李光辉钓出来,让他主动承认匿名信的事儿,就得知道他需要什么。”
乔凌姗反问:“他需要的,不正是要把你制于死地吗?”
“是这样。四年前我是他的下属,当年他陷害我被开除,我现在重新回来,成了他的上级。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他从心眼里瞧不上我,认为我是他的手下败将。二是因为他心里不平衡,自己在乐购干了这么多年,没得到大的晋升。”
“你的意思是,让他看到晋升的希望,然后露出马脚?”聪慧的乔凌姗,瞬间明白了余亮的意图。
“所以,你在会上说的那些话,饵下的太明显,他不敢吞钩。不妨换个思路,放个假消息出去,就说是保安部经理白新刚,有可能近期会被提拔。李光辉听到这个风声,会做何感想?他的顶头上司一走,这个经理的空缺,论资格,当然是他当最合适。然后,你认为他会怎么做?”
“他肯定会在高层面前拼命表现,拉关系疏通,巩固人脉。”
“对了。然后你再放个假消息出去,说是新任保安部经理的位置,上面有可能会空降过来。李光辉能甘心吗?正所谓有病乱求医,他会拼命把握这个人事调整的机会,肯定还会频出奇招,增加在你这个总裁面前的曝光率。这时候,他已经乱了方寸,你再把匿名信那事的饵料抛出来,他不狼吞了才怪。”
乔凌姗微微一思量,连连点头:“妙,妙!你这是把三十六计,一下子用出了三分之一。让我分析一下,里面有哪些……抛砖引玉,欲擒故纵,打草惊蛇,借刀杀人,无中生有,声东击西,假道伐虢……还有暗渡陈仓,调虎离山,浑水摸鱼,关门捉贼,反间计,连环计……”她如数家珍地掰着手指头,看余亮的眼神中,满是惊奇与折服。
“别这么迷恋的看着我,我会骄傲。”余亮得瑟地一扬头,深藏功与名。
“德性!”乔凌姗善意地埋怨了一句,然后又面露犹疑:“办法是不错,但是为了一个小小的保安主管,布这么大一个局,下这么重的饵,不值得。”
“这倒是。他还不配。多行不义,早晚作茧自缚。我把话撂这,他的下场,好不了。”余亮笑了笑,收起鱼竿,重新换上了新饵。
“反而是你,让我刮目相看。”乔凌姗说道:“怪不得即便是鞠梦冉灭了你的灯,方时秋也愿意冒着得罪大小姐的风险,把你收于麾下,确实有真才实学。方时秋,那确实是一个爱才的人,他以前管过人力资源,集团很多重要岗位的要职,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余亮点了点头:“方主任,人确实不错,我感激他的知遇之恩。”
“懂得感恩,很好。就像我同样感激董事长一样。”乔凌姗神色微微一敛,眼睛中折射出一种对长辈和尊者的崇敬与爱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