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辽东王 > 从梦溪笔谈的两则军事错误说起

从梦溪笔谈的两则军事错误说起(1/2)

目录
好书推荐: 末世之冰雪女王 美丽灵感 重生不再无名 山海经之天帝传说 总裁的冷宠情人 你的灵兽看起来很好吃 电影世界里的奥特曼 重生于武林外传 父爱未迟 天问九霄之凌霄传

从沈括《梦溪笔谈》的两则军事错误说宋朝文人的轻浮

本兵家已经在《古代中国步骑对抗模型》、《驳曾瑞龙的经略幽燕》、《宋朝军事理论和技战术的可笑之处》等系列文章中,用对古代科技体系和兵家的了解,以现代科学体系整理证明,宋朝君臣文人造假兵书、自我吹捧、军事外行、军事传统接近草原盲流杂胡沙陀的事实。

这一篇,就以《宋朝军事理论和技战术的可笑之处》为引,继续深挖沈括为代表的宋朝文人的轻浮无行,乱写垃圾文章!

沈括《梦溪笔谈》里关于弓弩力量计算的各种错误。原文如下:

梦溪笔谈·卷三辨证一

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歳教养所成。以至击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仗铠胄,极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沈括在这一小小的段落里,就出了三个错误!

1,战国时魏国的度量衡,和秦汉有区别,不能以汉朝度量衡换算。而且战国魏武卒的考核是一整套野战负重拉练,这和北宋禁军吃饱喝足悠闲地表演最大拉力走着实战同演戏的不同!这是治学的态度问题,根本没有严肃地学术修养。

2,沈括的换算汉朝度量衡,也是错误百出。首先,宋朝官方度量衡,经历史资料和考古实物测试,大致在现代度量衡640克上下,比隋唐略少,和晚唐接近。而汉朝承接秦朝制度,一斤在250克左右,秦朝到西汉的出土实物古代就不少。而东汉,《后汉书》就明确记载“水一升,冬重十三两”,根据历代出土东汉量具一升200毫升左右都可以得出,东汉官方衡制与西汉无差,都是250克左右,特别是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量具,清楚证明此点。

所以,根据这数据,按照沈括自己说的宋朝一石九十二斤半,换算汉朝的衡制,是236.8汉斤,而不是他写的341汉斤!

沈括在这里的错误,一是把王莽篡政时的衡制等同汉朝衡制。王莽篡政时,按照当时儒家原教旨思想,造了一批嘉量,把一斤降低到225克左右,后世的唐宋朝时已有出土文物。但是轻浮的宋朝文人,不仔细对照汉朝史料和其它出土文物,也不想想王莽篡政的制度怎么可能被东汉刘秀朝所接受,就把王莽的篡政衡制当汉朝的衡制来算。这要是放在东汉朝,就是当斩的反贼!

3,沈括的错误二,是自相矛盾,前面自己说宋朝一石九十二斤半,后面换算时,又是以一宋石为120宋斤来换算,才能得到一宋石等于341王莽斤的笑话!

所以,沈括的学术水平和治学态度极差,倒是最后几句吹捧宋朝官方的马屁显出文采。

沈括的军事错误二:

《梦溪笔谈》风后八阵,大将握奇,处于中军,则并中军为九军也。唐李靖以兵少难分九军,又改制六花阵,并中军为七军。余按,九军乃方法,七军乃圆法也。算术,方物八裹一,盖少阴之数,并其中为老阳;圆物六裹一,乃老阴之数,并其中为少阳。此物之定行,其数不可改易者。既为方、圆二阵,势自当如此。九军之次,李靖之后,始变古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