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 乌拉复国(八)(1/2)
几十年之后,李子明回忆起和马佳初见时的场景,对着绕膝的儿孙们说道:“想当年,额和辽阳王第一次见,那家伙,气势是有,就是不像好人。呃,也不是坏人。脸皮嘛,有点偏白,不像个在沙场拼杀多年的汉子,倒像个整天四处勾搭妇人的公子哥。说起话来,眼角带笑,嘴巴还歪,总有点吊儿郎当的样子。咳咳,不过,辽阳王是有真功夫的,那几手刀棍功夫,七八个后生是近不了身的。当然了,是比额要差一些,不过人家兵法谋略好啊,要不然,咋让他一下子就当了郡王捏?”
不过,李子明这是冤枉马佳了。其实,马佳当时的态度是很真诚的,笑容也是努力做到诚恳随和。但是捏,相貌是爹妈给的,你不能觉得人家笑得不好看,就说人家猥琐不是?
所以,马佳此时是很真诚地笑着对马车圈里的人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受惊了,我们来救你们了。本将是海盖参将,马佳!请大伙收拾好伤员和家什,跟我回东昌堡歇息吧。”
接着,马佳笑着对李子明拱手道:“李兄,马佳这厢有礼了,怎么样,这回不会误会我是纨绔子弟了吧?来我们海盖营吧,一起杀鞑子!”
李子明侧身抱了抱拳,用布擦干净长刀上的血迹,懒懒地回道:“日后再说罢,打了半响,肚子也饿了,先吃饭要紧。”
“呵呵。”马佳笑着止住正要发火的包二,接着说道:“东昌堡内牛庄驿,我为各位接风,请吧。”说着,向左右命令道:“两列引导!”
马佳话音一落,两小队亲兵立时列成两路纵队,纵队之间留出一丈五尺宽的空路,方向直伸向东南方的三岔河浮桥。
三岔河浮桥,是建在三岔河上的非永久性浮桥;每年六七月间洪水泛滥之时,河上就只能用舟轮渡;只有在其他时间,地方官司才用多艘舟船为基、大缆绳为索建成浮桥,供东西往来的人员物资通过;而到了冬季,北国冰封万里,又需要把茅草铺在冰面上,以防止往来的人员车马打滑摔倒。
众人走到了东昌堡,已经到了申时末(接近下午五点)。这个时辰,在南方还不算什么,但在纬度高的北方初冬,已经到了夕阳落山的时候,寒气已经下来了。所以,一到牛庄驿,马佳就吩咐东昌堡的守将准备好大锅炖肉,选了一处宽敞的院落,和众人一起晚餐。
酒肉都上桌后,马佳首先举杯道:“各位,甭管是远来的客,还是本地的汉子,都干了这杯,为打败抢掠的鞑虏干杯,为这难得的太平年景干杯!”说完一口烧酒下肚,从喉头到胃里,都是火辣辣、暖烘烘的。
李子明还是有些抵触,沉声道:“如今的日子,还不算太平吧,马参将?建夷还没消灭,西面的蒙古又是玩两面派,咋看都不像要马上太平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