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大名著(2/2)
西游篇
打出“西游篇”这三个字,我突然想起了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好吧,我想说那个拍的我真的不是很喜欢。四大名著,都被翻拍过,《西游记》是最早被拍成电视剧的,其中六小龄童扮演孙悟空版是最出名的,后面陆续有翻拍,陈浩民、张卫健、费振翔还有曹荣的后传,真的是越来越无聊,可能这个“先入为主”更浓,六小龄童已经和西游一样,成为经典,后面的都有点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了。不过,星爷的大话西游还是相当不错的,除了朱茵、莫文蔚、蓝洁瑛一众美女,还有罗家英和吴孟达一起搞怪,不得不说,是非常成功了,除了一曲《onlyyou》,还有很多的经典台词,最为人熟知的非那段“爱你一万年”莫属,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句“想我春三十娘貌美如花,却跟这么丑的男人有了”,因为这个更现实,心中的他是白马王子,是翩翩公子美少年,而现实往往是大腹便便鼾声如雷,美丽的女子尤其是美丽而自负的女子,这种宿命是比较畅销的,所以啊,爱情是神秘莫测的。星爷的大话西游拍的是好,但与原著相比,差的就不止十万八千里了,都是好几十个筋斗云了。六小龄童版的之所以经典,除了猴学的比较像,演技好之外,我想更多的是尊重了原著,书和电视剧相比较,虽然也有一些出入,但都“无伤大雅”,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情节,这一点应该算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西游的先河
西游的先河,个人认为在它的题材上,完整的神话类小说,深为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服,这本书的趣味性毫无疑问是最强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世界,人们很大一部分的消遣是在听书,听那帮说书的讲故事,逗乐子,无疑,西游记绝对是最好的大众读本,尤其在那个年代,我想如今的郭德纲的相声是有点那个意思,不过远远不同。现如今的网络小说,不管是玄幻、修真、修仙、修魔、修鬼很大一部分在参考西游,可以说西游是它们的祖宗也不为过。除了西游,三国、水浒和红楼都有鬼怪的部分,如三国里的关公显圣,水浒里的宋江显灵,红楼就更多了,个人怀疑曹老先生有抄袭西游之嫌,因为贾宝玉和孙悟空一样,原形都是石头啊,什么通灵宝玉啊,什么风月宝鉴啊,是有点抄芭蕉扇、如意金箍棒啊,当然,这只能说是曹老先生渊博。再后来出现的蒲松龄老先生的《聊斋》也是通篇人神鬼,蒲老先生的鬼怪文虽然想象也很奇特,但总没有那种独树一帜的感觉在里面,如果非要找点新鲜的,那么估计就是蒲老先生的短篇文言是鬼怪+现实的模式,也算是先河了,由于他的鬼狐文太短,所以现在改编的每一部,都加入了后人丰富的想象,你懂的。
那么,老吴的长篇神话小说之西游无可替代的地方你明白了吗?欲知西游篇后续,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