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二哥的世界 > 论《史记》中的知耻后勇

论《史记》中的知耻后勇(2/2)

目录
好书推荐: 养群将军混世界 妖孽王爷独宠腹黑妻 边陲诡墓 请叫我大魔王 替嫁豪门:慕少,别虐鲜妻 重生豪门:夜少,别太坏 逍遥明星 尉爷的萌妻很撩人 英雄联盟之最强混搭 无常花

其次,审时度势,知进退,“一迁”、“二迁”很明显的看出,范蠡老先生对人性的了解,我觉得他没有出一本《人性论》也是有点亏的,当然,最亏的我认为是他作为商祖没有出一本《国富论》,白白便宜了两千多年后一个叫亚当斯密的老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一下“国富论”七条: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供需论)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周转伦)

作为计然的得意弟子,对计然七策当然是滚瓜烂熟,当然,活学活用才是范蠡最大的优点。

如此,扬名后世那就是必然的了。

接着来知耻后勇吧!因为司马迁本人是知耻后勇的典范,所以他对历史上知耻后勇的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当然这是个人意见。

在勾践的“卧薪尝胆”之后,我想来说一说韩信的“知耻后勇”。

在《史记》的《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韩信的一生,说是给他立传,显然是实打实的,没有一点水分的,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这个待遇的。

当然,知耻后勇,首先是得有耻的,然后才能雪耻。关于韩信的耻,其实有仨,那就美其名曰“韩信三耻”吧。

其一,“饭点之耻”,韩信在布衣之时,是穷困潦倒的,当然这种人一般也没什么有钱的朋友,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亭长朋友,当然要天天在他们家蹭饭了。

关于亭长到底是个什么官呢?应该算是村长之上,乡长之下,有人说是“乡镇派出所所长”应该是比较贴切的。当然,韩布衣在派出所所长家白吃白喝了好几个月,又和所长没什么亲戚关系,慢慢就招人嫌了,准确来说,应该是所长一家的忍耐限度到了。

所长的老婆,是一个智者,你韩布衣天天准时来打卡吃饭是吧?嘿嘿,我们家饭点,我做主,看我怎么坑你。就这样,韩布衣没有蹭到饭了,所幸,韩布衣也是个明白人,不管饭,也就潇洒的离开呗。当然,你敲我的这一闷棍,我肯定要记一辈子了。

其二,“老妇之耻”,派出所所长家的饭不能蹭了,韩布衣只好自己找食吃了,干嘛呢?恩,钓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很明显,韩渔夫不是一个称职的渔夫,连河边洗衣服的老奶奶都看不下去了,老奶奶看韩渔夫饿着肚子,就每天把自己的饭食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韩渔夫甚为感动“吾必有以重报母”,就是说,等将来我飞黄腾达了好好报答您。咦,这个老奶奶也是个倔脾气,听了这话怒从心中起“少年,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男子汉大丈夫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还怎么指望你报答呢?”哎呀,这下捅了马蜂窝了,韩渔夫羞愧难当,这下老奶奶的饭也不能蹭了,哎,天下之大,怎么就没有我韩某人的容身之处呢?

其三,“屠夫之耻”,当然,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不管哪朝哪代哪行哪业,都是有小混混的存在,古今亦然,淮阴韩信仗剑过街,被一屠中少年当街拦住,少年曰:

韩小子,别看你人模狗样的,还佩刀带剑的,其实你是胆小如鼠,你承认不承认?

韩信不语,少年再曰:

你要是不怕死,你就拿剑刺我,嘿嘿,你要是怕死嘛,就从我裤裆下面钻过去。

哎,面对流氓混混的穷追猛打,韩信平静的看着他,其实在这几秒之中,韩信心中有几十亿个草泥马飘过,然后俯身,做起了匍匐运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又或者,虎落平阳被犬欺。

总之,经此三辱,韩信是彻底的立志,要出人头地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韩信之勇。

韩信所处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要么默默无闻被人潮所淹没,要么毛遂自荐等着被伯乐所发现。当然,不管怎样,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在群雄并起的时候,韩信也仗剑从之,不管是跟着项梁还是跟着项羽,奈何一直默默无名,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韩信弃楚奔汉,自此,韩信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韩二奇,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韩信终于遇到了他人生的伯乐,而且一遇就是两个,两次被人称奇。

小伯乐,滕公夏侯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脑袋要不保的时候,他向夏侯婴飚出了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刘邦那小子不想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抹杀人才呢?”,作为刘邦的发小,夏侯婴感觉自己有责任向刘邦推荐这个“小奇士”,当然,刘邦听了之后,也给了夏侯婴面子,给韩信一个官职“治粟都尉”,说白了就是粮官。虽然没什么卵用,但韩布衣终究不是韩布衣了啊,至少成为了韩粮官,这样韩粮官就接触到了他的第二个伯乐,也就是刘邦的后勤总管,萧何萧总管,至此,韩粮官经常去找萧总管,这样千里马韩信慢慢的被伯乐萧何发现了。

虽然,韩粮官也知道萧总管会向大boss推荐自己,但韩粮官还是决定来一招欲擒故纵,于是,又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曲“萧总管月下追韩粮官”成为美谈。(如果韩信知道萧总管是最后出谋要他命的人,不知道韩信还让不让萧总管追上)

在萧总管的力荐之下,大boss刘邦终于拜韩粮官为大将,于是大将军韩由此诞生。

信邦对,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大boss刘邦让韩布衣干上了大将军的位置,你大将军韩总要展示一下你的实力吧,于是信邦对诞生了。

当然,大将军韩的套路也是一套一套的,他先问大boss,你有项霸王牛逼吗?好吧,大boss不得不拉下脸来承认自己没有项霸王牛逼。咦,这就有我的用武之地了,你看大将军韩列出项霸王的四条缺点:

1、 不能任人唯贤,匹夫之勇

2、 太心疼下属,又舍不得放权,这是妇人之仁

3、 不居关中都彭城(徐州),放弃了地利,傻

4、 背义帝约,恃强凌弱而又残害百姓,失民心

当然,这还不够,其实boss你也是有优势的:

1、 选贤任能,比如我

2、 赏罚分明,甚至割地封王

3、 人心思东归,“替天行道”

4、 因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以及您的约法三章,三秦之地唾手可得

这一番信邦对,让大boss刘邦不禁感慨“相见恨晚”啊。

于是,韩信开始了精彩的演出:

出陈仓、定三秦;涉西河、掳魏王;引兵东、下井陉、破代灭赵(拜相);北攻燕、东伐齐(封王)、垓下全歼楚。

好,表演完毕,请指教。

至此,韩信基本完成知耻后勇的历史任务!

当年三耻仍然铭记在心,怎么办?那就一一雪耻呗!

其一,那个派出所所长来,给你一百块,拿着钱别慌走,还有一句评语呢“公,小人也,为德不卒”:我说你丫的,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既然当初管了饭,为什么不一管到底?

此时,蚊子哼哼声隐约响起“我去你大爷的,当初管了你几个月的饭,我容易吗我,不感恩不说,还损我,要不是你是楚王,老子才懒得理你,给你一个眼神你自己体会。”

其二,那个洗衣服的老奶奶。

韩:我是当年的那个小韩子啊?您还记得我吗?

老奶奶:不记得不记得

韩:一饭之恩当千金以报,这是1亿rmb您老拿好啊。(也不怕压死,当然,打劫应该没人敢吧)

其三,那个屠中少年。

韩:小兔子啊

少年:鄙人姓屠

韩:小秃子啊(韩某人发音不标准),你很人才你知道不?

少年:小屠子是傻子,您别和傻子一般计较

韩:不不不,你非常聪明,只因为你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干了一件正确的事情,我可是很感激你的

少年:真的?

韩:恩,我决定封你为我大楚的公安部长,你可要好好干啊。(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会终于要有借口了)

少年:谢楚王恩典,谢楚王恩典。

至此,韩信从布衣一跃而为“汉初三杰”,本应安享晚年且作为历史的正面教材名垂青史,然而其结局也是令人唏嘘。

还记得陈胜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拜将、拜相、封王,“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韩信还是免不了封侯,要不然怎么是“无双国士”呢?

文种被勾践烹了,韩信被谁烹了呢?刘邦?吕后?萧何?还是他韩信自己?

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可怜之人,亦必有可恨之处!

成也萧何败萧何!

如果韩信当初真用了蒯通之计,韩、汉、楚又是谁最终一统天下呢?

历史,就是这么有魅力,那就是,没有如果!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真的不想当舔狗了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