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当明君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么能不立遗嘱?

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征前,怎么能不立遗嘱?(1/2)

目录
好书推荐: 诸天万界战争 武术大成系统 影视世界里的魔法师 论修真可持续发展 带着符咒来漫威 两个人的歌 乡野小狂医 重瞳传说 我有交易抽奖系统 中国体育人(我不是东亚病夫)

赵桓处理完了自己需要处理的扎子,在尚书省恢复秩序之后,他需要的扎子大为减少。没一会儿就处理完了。

李纲早就走了。

至于孙博所言,何栗对那些勤王军,太过苛刻的事,起初赵桓还准备训斥何栗一顿。

在李纲的说服下,他决定给工赈监多拨点粮食过去。安抚流民的情绪。

之所以不训斥何栗,完全是因为这些勤王军,来源成分太杂了。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的勤王军,都是流寇,欺压百姓成性。

而且到了工赈监,还是癖性不改。

就需要何栗这样的人,狠狠的治治他们身上的匪气。

至于民变,工赈监只要干好活,就是好吃好喝,还有钱赚。

现在黄青不接的时候,自己又没有地,谁会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

更何况那个被惩治的家伙,也是罪有应得。

那个地痞无赖疯掉了,只能说是意外。

而且李纲提出的调拨半数汴京城的钱粮进入大名府,让赵桓有些犹疑。

当皇帝,就是把钱粮放到必须要用的地方。

现在让黄河不决堤,才是关键,他也批了这条札子。

只是李纲眼神中的担忧,让赵桓心里有些奇怪,一切进展顺利,他的神情为何会如此奇怪?

“官家,李大家的事,办妥了。”赵英回宫复命,将过程说了个遍。

赵桓看着赵英的眼神都变了,自己这个大太监好像有点东西。

这萝卜加大棒,威逼利诱的手段,当个狗腿子绝对是合格的!

赵英给赵桓的茶杯里续上了水,自己不在宫里,这群蠢货,连口水都不给官家倒。

他一边倒水一边说:“官家,给赵明诚的那一千贯的铜板,都是平日里,那些大臣们为了从臣这里得到准信,硬塞到老臣手里……”

“你贪那点钱,暂时不说。先说说李大家这事!”赵桓极为气愤的说道。

自己是那个意思吗?自己给李清照做主和离的意图,也不是垂涎李清照美色,他现在手头的工作太多太忙,哪里有功夫关心这些事?

他只是欣赏李清照的诗词。

中国人的脊梁就是由一个个宁折不弯的历史人物,不断的完成超过常人理解的、不可能完成之事,留下一句句的诗词锻造而成钢筋铁骨!

他只是敬重李清照,未曾有过半点其他的想法。

而且,李清照这件事,他更多的是在敲打元祐党人和元丰党人。

朕不在时!你们特么的也得给朕老实点!

毕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啊!这帮货,必须时刻敲打。

“朕什么时候说过时机已到这种鬼话?!你这个大太监!这就替朕做了主了?啊?”赵桓有些气愤的说道,这历史留名,自己这爱人妻的名头,怕是要背定了!

不是这个意思?赵英愣了。

自己误会了?

赵英冷汗直流的说道:“刚才路上碰到了延福宫的宫女,说皇后娘娘请官家过去一趟。说李大家的事,办妥了。”

赵桓一听,心中就是咯噔一下,皇后这是心怀不满吗?

不过他很快想到这是大宋,就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再说自己心里又没鬼,赵桓看了赵英一眼,气急的说道:“你想想高力士,再想想你办的这些事,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去一趟延福宫吧。”赵桓气结的说道。

赵英抹了一把冷汗,自己要没有转移话题的能力,今天怕是要遭啊,不过赵英随即摇了摇头,官家一向仁慈,应该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才对。

“别以为你没事了!去大庆殿外的广场,绕着宫墙十圈去!”

赵桓却是知道自己如果史书留下爱人妻之名,那也是自己管了李清照这档子事,而不是赵英说什么做什么,他还没那么大的能量。

他处罚赵英,是因为这人说什么时机已到的鬼话!没事乱揣摩个什么?就不能学学人童贯带兵打仗,镇守永定军路?不能学学人高力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