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赤血(下)(2/2)
而就在这个时候,蒙古人的支援也不期而至,这更让脱脱如虎添翼,就在高俊送给脱脱的这一晚上时间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清晨,太平军步兵抵达战场附近,骑兵们因此获许继续推进。
然而,昨天还在战场上游荡的蒙古散兵已经消失不见,这让李铭意识到敌军可能已经有所防范,他派出骑兵联络周边各营,建议大家还是合军一处,就像上次进攻战一样,捏个拳头打过去。
高俊也和其他的首脑人物赶到了前线,他们立刻指挥各路军兵聚齐,准备连起来对付敌人。
但是他们送给蒙古人整整一个晚上,对手已经利用这段时间做好了侦查,当然不会再给高俊机会。骑兵部队很快就遭遇了蒙古人的缠绕,困在战场动弹不得,各路步兵部队也连续遭遇蒙古骑射手。
这些蒙古骑射手来自于靠北方的八忽剌部,这个部落在谦河中游一带,尽管同样是操蒙古语的民族,但他们从来不住蒙古包,在马背上看管自己的羊群。反而,这些人在西伯利亚南部的密密丛林里搭建住房,用优质的大弓长箭去射杀麋鹿。
这些强悍的步弓手们早就武装了从金朝人手里夺过来的反曲弓和铁骨箭,优质的蒙古猎手加上上好的汉式武器,对于正在行进的步兵纵队无异于是一种噩梦。
这些人采取了龙骑兵式的打法,他们策马来到太平军附近,然后下马上弓,射出强劲的箭矢,力道甚至可以洞穿士兵的铠甲,随即立刻翻身上马,跑远一点之后再重复上一次的举措。步兵纵队推进得极慢,而且忧心忡忡,对于前后都不感到安全。
冯达的队伍再次表现的最可靠,他们趁着敌军下马的机会,打了一次快速的无甲反击,杀了对手二十多个人,迫使这群肇事逃逸的混账暂时远离了步兵行军纵队,他们也成了最早赶到战场接应骑兵部队的军队。
战斗进行到下午,脱脱也不得不承认,不可能连续吃两大桌好饭好菜,率领剩余的蒙古军队撤离了战场,他们在今天的战斗中损失不到二百人,而太平军骑兵的损失略少一些。
也就在这个时候,赶到战场的其他步兵部队才找到楼升,他歇了半夜之后又在荒地上搜罗残军。他用折断的树枝当拐杖,用撕下的袖子包裹着脚,艰难的一步一步行进,在一次小遭遇战中受了伤,士兵们想办法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抬着他找到了友军,幸好蒙古骑兵已经开始聚集,否则的话他一定是凶多吉少。
在此次战斗中,太平军损失之惨,超乎所有太平军军官的想象,一个营直接被对手打废,这对于太平军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结局。
武装状况良好,士气正旺,训练有素的三千名步兵根本不足以在河北平原上对抗最普通的一千名蒙古骑兵,现实用血淋淋的方式让所有的军官们复习了这一课。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