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民主国家兵工厂(上)(2/2)
在一片空地上,一门臼炮添加了最大装药量,并先后进行了六轮发射,效果极其之好,林一舟告诉其他军官们,河滩那边绝对能听见火炮的声音。
这个望梅止渴的热武器版本有效的鼓舞了小地的太平军,他们燃烧最后的atp,坚守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但蒙古人也使出浑身解数,不再进行一轮轮的冲锋,而是进行车轮冲锋,正在急剧消耗着体力。
在决定命运的最后时刻,当第一簇火把被点亮的时候,太平军惊讶的发现,他们后方又出现了战船,这是太平军最后一批能够活动的船,水手们,簇拥着军乐队站在船上,以最响亮的声音奏响了太平军军歌。
原本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蒙古人终于彻底崩溃了,在连续三天的黑色进攻当中,他们也只是吊着一口仙气,怀着“对手一定也都是强弩之末,也许在下一轮进攻中就将彻底崩溃”的愿望才能勉强维持攻势。当对面传来雄壮的歌声时,他们终于意识到,敌人的士气没有崩溃,下一轮进攻打不垮他们,这让蒙古人放弃了进攻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高俊乘船前往黄河北岸,让他惊讶的是,在泥泞的河滩边上,士兵们用一匹匹的麻布铺到地上,然后睡在上面,也顾不得蚊虫叮咬。
当天的早饭每人加一个鸡蛋。
而在他们对面,蒙古人的营寨已经是人去营空,只留下些破烂玩意儿,他们意识到情形不对,已经准备撤离。
晚了,太晚了,高俊的骑兵已经封锁了一个又一个的渡口,敌军后方根本毫无防备,骑兵们大张旗鼓的打着旗帜冲锋,守卫渡口的世侯军们还以为这些人是蒙古军队,根本想不到在后方这么远的地方,太平军骑兵会成建制大规模的出现。
直到太平军骑兵冲到跟前,射出箭雨,拔出战刀的时候,他们才惊慌失措的想要抵抗,但结果也都全垫了太平军的马蹄子而已。
太平军的两路出击获得极大成功,现如今,两支步兵部队已经在敌军后方汇合,并且正在进攻蒙军的营寨,夺取敌军的补给,而正面的步兵部队经过一晚的休息之后也再度出征,他们心情愉快,步伐轻松,根本不像是一支经历过三天苦战的军队的样子。
高俊在黄河岔流地区突如其来的胜利确实震惊了各方,蒙古人开始尽全力拯救他们在河间地区的上万军队。河北河东各地的蒙古人进一步的向黄河岔流地区调动,由于兵力稀薄,河东河北地区的抗蒙势力全面爆发,六月二十八至七月初三,是整个六月风暴的最高潮。
山东根据地也开始进行一系列反击,不断的编练新的部队加入战局,不过,大家也听到了一个不大不小不大好的消息:高丽事实上的掌权者崔忠献去世,继承人崔瑀开始禁止高丽商船进入山东贸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太平军和高丽方面可以说是合作愉快,但也可以说是貌合神离。高丽人并不真正的信任太平军,互相利用而已,蒲鲜万奴目前萎缩,高丽人也迅速疏远太平军。
崔忠献去世,辽东太平军派来吊唁的使者还没到开城,就得知了崔瑀禁止上传到山东贸易的消息,确实非常尴尬。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