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头鸟(2/2)
李渊说完让杨易把管事们领出殿外,自己揉着脑门说:“原本以为都是些小事,可今日查证后方知,这帮小子居然联络了各地的蛮夷,用财货米粮换取突厥人头。若不是冬日行军不便,只怕幽州此刻怕已经堆满突厥人的尸首了。”
这下大臣们坐不住了,你说你雇人就雇人吧,偏偏对手还是突厥,十二军现在连军备都没凑齐,这帮小子的举动怕是会直接导致大唐现在就与突厥开战。
“陛下,老臣这就令逆子交出契书,回家自省。”裴寂觉着要是不给皇帝个交代怕是过不了关。
侯君集此时站了出来,主意和方子都是自家娃弄的,要是不站出来,怕是会得罪满朝文武:“陛下,此事皆因家中逆子逆侄而起,微臣定会好好责罚,勒令二人交出方子,还望陛下开恩哪!”侯君集说完就跪下。
李渊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你们当朕掉钱眼里不成?朕今日只是告诉你们,往后家里的小子看好喽,下次再给朕捅出娄子,当心律法无情。”
一帮纨绔的老爹们纷纷出列谢恩,只有萧瑀和屈突通觉着憋屈,刚才争了半天连根毛都没捞着。
李渊很享受这种施恩于人的感觉,趁着大臣们还没入列,又补充一句:“虽说大错尚未铸成,但略施薄惩却是应该的,朕欲把这帮小子放宫里好好教导一番,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还有个屁的意见,巴不得你赶紧放宫里收拾,要不对不起自个这一早上的操心。
老爹们黑着脸走了,纨绔们被扔临湖殿吹冷风,按杨易的说法,不到上元节就甭想出来。
关就关吧,反正这玩伴也多,就算下元节再放也行,可你好歹把地龙给点上哪,内苑本来就风大,临湖殿那是夏天乘凉的地方,就算关着门都冻得够呛,这要没地龙非得成冰雕不可。
李渊下了朝黑着脸过来看了一眼,发着飙说:“一个个都能耐啊,毛都没长就敢谋划灭国,这几日给朕好好呆里头,想烧地龙自个弄,宫里只供白饭,盐菜管够,靠南海(内苑三个连接湖,北海,西海,南海,临湖殿就在南海边。)这一片朕给你们清空了,想吃肉就自个去猎,杨易,给这帮小子留把短刃,免得说朕不给兵器。”
李渊走了,尉迟宝林举着把两寸长的匕首在发愁:“这玩意也叫兵刃,鸡都杀不死。”
裴律师是大哥,招呼着几个纨绔去找火镰子,再不把地龙生起来怕几个年纪小的熬不住。
杨易估计是故意的,李渊没交代的他什么也没留,别说火镰子,就连火石都没有。
几个纨绔翻遍了地方都没找到,只能哭丧着脸回殿里缩做一团。
小侯刚才正忙着找做鱼钩的东西,见生火的没了音讯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跑殿外看看,木柴木炭都不缺,那就不怕,大不了钻木取火嘛!后世荒野求生都看多少遍了,要连这个都不会,干脆改名侯大傻算逑。
不说侯大宝忙着钻木取火,只说李渊现在忙活的事,九江脸上的伤疤这两日开始脱落,老李现在正看着九江的右脸哀叹,伤的太深,现在长好,也只留下粉红色的肉膜覆盖,远远看去好像脸上敷了东西。
孙思邈摇着头说:“内伤已无大碍,公主迟早会清醒,只是这容貌之事,请恕老道无能无力。”
苏捷舒似乎想通了,微笑着说:“谢过孙神仙医治,命保住了就是她的造化,至于样貌,古之无盐,馍母皆能嫁人,更何况清彤哪。”
李渊听了苏捷舒的话眉头也舒展开来,默默坐在九江旁边发愣。
苏捷舒端来茶盏问道:“陛下还有何心事未解,莫不是还担心清彤的事?”
“朕不但担心闺女,更担心那小猴子哪!此番虽说未铸成大错,却已让朝中诸公留意,如若不加防范,恐会遭人利用,甚至会有人加害于他。”李渊边说边皱眉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