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篇:沟通无疾之穴(1/2)
风伯在墨西哥辽阔大草原上骑马穿行。
养马场里,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一周大便不通,心烦燥热,彻夜难眠,翻来覆去。他说,谁能治好他便秘,他要以马相赠。
风伯一针就扎到他的支沟穴上去了。马主的肠道,只是蠕动两下,放几个屁而已,仍然无便意。
风伯想到运动针法,如能将全真导引,加穴道针刺结合一起,气感必更强。
正如古人扎大陵穴,叫患者跺对侧的脚跟,跟骨痛就能解除;扎后溪穴,教患者摇头摆尾动作,颈椎病、腰椎病都会缓解。
如今扎支沟穴,要让老人家肚子滚动,可老人又不会跳肚皮舞,更不会扭呼啦圈,也不可能让他跳绳,那如何通他肚腹?
风伯观察那豆浆机时出神。所谓出神入化,一旦凝神静气,就可以通达天地造化。
这时风伯脑中一亮,迅速拉老人上马,针还留在手里。风伯在前面牵马,让老人在马背上颠簸颠簸。
老人一头雾水,不知风伯葫芦里卖什么药。
古中医八段锦有个“背后七颠百病消”的动作,是相当降浊的。如今在马背上七颠八簸,看看你的便秘积滞还能顶多久!
结果,马场两圈还没走完,老人就便意猛增,大步地一溜烟冲进厕所。随即便通肚腹轻松,神安烦热消解。
为了兑现马主的诺言,老人亲自选挑千里宝马送给风伯。
风伯却乐哈哈说:“我一人仗游天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何必费事再照顾一匹马。”
可马主却倔强得很,说:“君子中言诺,讲出去的话像射出去的箭,说到做到是好汉!”
风伯哈哈笑说:“那好吧,你就用这匹马设立一个基金会,作为研究中华穴道文明的启动平台,将穴道之花,开放到墨西哥四处去。但有仙人掌所在之处,皆有穴道穴位之神仙文明护佑!”
从此,墨西哥一匹马托来的穴道文明,就生根发芽。这种刺支沟,加骑马颠簸治便秘法,迅速在当地传开来,如此困扰中老年人的肠道堵塞,居然靠这种有趣好玩的治法得到圆满解决。
《点穴神书》上记到:支沟,专通支支脉脉,沟沟渠渠。沟渠者,水路膀胱也。分支者,道路肠管也。支沟穴,是清利胱肠要穴。
一阳明腑实发高烧的患者,尿赤便难下,支沟下针后,二便通调,阳随阴降,这些热浊都从沟渠排走。
凡身体多分支的地方,莫过于胸肋,肋骨分支成一条条。故肋骨炎、胸肋痛,没有穴位有支沟效果好的。
一打篮球撞伤胸肋的小伙子,痛得寝食难安,支沟穴下针后,痛去如失。
支沟,在道家认为,又叫飞虎。飞虎穴,即支沟穴也。此穴的经气流动飞速,如猛虎下山。凡沟者,带水,带清凉也。飞速的清凉,不就像秋风肃降,不正是白虎汤!
一壮汉,口渴身热,面红目赤,脉壮大,口大渴,汗大出,身大热,脉洪大,不正是白虎四大症?这壮汉一天饮十升水仍不解。
此火气灼胸如燎原,即取飞虎穴,即支沟。引沟渠之水,来清燎原之火。当天晚上,热退神清,消渴解除,不再饮水如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