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性相近习相远(1/2)
第998章性相近习相远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对于这句话,他太熟习不过了。在后世流传的“三字经”里面就有人之初、性不善、性相近、习相远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人的本性是相近、差不多的,只是由于习染不同,才有了差别。”
“哦”乐歌装着听懂了似的,应和道。
“先生认为人天生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不大,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而产生了差异。”
“嗯很好继续往下读”乐歌应道。
曾参编排这段话的意思是阳货也是人,天生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后天教育问题而产生了差异,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意思是孔子想去跟阳货干,然后改变阳货的本性。
也就是说孔子想去做官。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只有聪明的智者和最愚笨的人是改变不了的。”
“哦是这个道理但是你把这段话放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与阳货有关”乐歌问。
“这个”曾参支吾着,没有具体回答。
“智者不需要别人来教导,自己愿意改变。而愚笨的人是无法改变所以你先生孔子认为正常人、普通大众,都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认知。所以你先生孔子,是想去给阳货做官的,跟着阳货干,从而改变阳货。另外你先生就有了传播自己的学说思想的机会。是不是”乐歌看着曾参,问道。
“这个”曾参支吾着,没有回答。
“继续往下读文”见曾参不愿意回答,乐歌挥舞了一下手臂说道。
“是乐伯伯”曾参这才应道。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先生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管理他们了。先生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什么意思”乐歌追问道。
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先生认为像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城,何必用此隆重之礼乐来教化百姓其实这只是先生开的玩笑。他是太高兴了,这是他对子游的赞赏。”
“哦”
“先生偶尔也会开一下玩笑,只是他开玩笑是很少的。而且不动声色所以大多时候,别人没有注意到。还有先生要保持自己的形象,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和世人效仿的榜样。所以他不能随便开玩笑。”曾参进一步解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