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偶遇狄匪(2/2)
图坎心道:我岂止要你们的金子,还要你们的小命。当下双手抱胸,眯着眼睛道:“依你想如何?”
狐偃思忖片刻道:“不如让小的先挑上一匹,跑上两圈试试,若确实是好马,我俩就买下来。”
图坎不耐道:“你们做生意的就是心眼多,也罢,把你兄弟留在这里,你抓紧挑,我们还要急着赶路。”
狐偃从包袱中拿出一锭金子,交给狐毛,道:“这金子你先拿着,若确实是好马你再把钱给了。”
图坎冷笑,心想看我呆会儿如何一箭将你射下马来。
狐偃走到道旁,几十匹马正甩着尾巴吃草,狐偃早看出其中一匹雄马为马匹中的头领,便跃马而上,拉着缰绳走了两圈,走到马群旁边时,狐偃突然扬起鞭子,对着四周的马匹一通猛抽,又将袖中藏着的匕首柄部对着自己乘坐的马儿的臀上猛然一戳,那马吃疼,嘶叫一声,撒开四蹄狂奔起来,别的马儿也惊慌失措地跟着一齐奔跑。
狄兵们正躺在路边休息,见马群突然奔跑起来,措手不及,待起身去拦时,大部分马匹已逃佚开去。图坎大怒,抓起身后的弓箭,拉弓射箭,一箭朝狐偃而去,不想刚才还浑身哆哆嗦嗦的狐偃竟似猿猴般敏捷,头也不回,一侧身就躲了过去。
图坎让几个狄兵留下抓住狐毛,自已率其余人等追赶狐偃和逃散的马匹。狐偃挥动缰绳,将马匹分散开去,自己驾着雄马往坡下跑,狄兵只得四处追赶逃散的马匹,连呼带啸,追了良久,才把马匹全部追了回来,再看狐偃早就跑得无影无踪。
狐偃跑了一阵,见身后已无狄兵追来,才绕道往之前商议好的会合点去。
狐偃来到三里开外的一处谷地,见狐毛和重耳已经到了,大家说起狄兵的狼狈,都大笑不已。
原来图坎自去追狐偃后,留下几个狄兵,举刀来杀狐毛,重耳见计已成,也带着众家丁从藏身处出来,相助狐毛,一番砍杀,将几个狄兵尽斩于道旁。重耳这才救下被缚于马上的晋国士兵。
先前狐偃和狐毛挑选马匹时,就已暗中将这匹马的缰绳绑缚在树上,所以别的马都逃佚了,唯独这一匹不曾走脱。
重耳道:“舅父的计策果然高明,利用狄人见利起意的特点,诱骗狄兵分散开去,再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狐偃问:“赵兄弟可回来了?”
狐毛道:“还不曾回来,赵兄弟身手了得,要甩掉那几个狄兵应不是难事。”
大家此时过来将晋国士兵从马匹上放下,解了绳索,问其来历,原来这个晋兵是屈城的信使,因贾华率军攻打屈城,夷吾自忖难以抵挡,这才写了信,派人去赤狄求救。不料此人路上被狄兵抓住,被当作奸细绑起来,所幸信件还藏在身上。
重耳道:“可否将信交给我一看?”
晋兵感激重耳的救命之恩,便将一牛皮袋从怀中掏出,交给重耳。重耳将信拆了,与狐偃一同看过,两人面面相觑。
重耳道:“三弟果真是糊涂了,为了让狄人出兵救援,竟许诺事成后以晋国四百里土地作交换。想我晋国哪一寸土地不是先祖舍却性命打下来的,他却为了一已之私就拱手相送,岂不是引狼入室?难道他忘了当初申候为了攻伐幽王,借犬戎之力攻入镐京,致使周都大乱,使得平王不得不东迁之事了吗?”
狐偃将重耳拉到一边,低声道:“公子,这信是万万不能送到狄王手里的,为防止信使回去向夷吾告密,公子还是将此人杀了为妙!”
重耳连连摇头:“咱们费力从狄人手中救下他来,如今又要杀人灭口,岂不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
狐偃思索片刻道:“办法到是还有一个。狄王并不认识夷吾的笔迹,不如咱们仿着夷吾的笔迹再写一封书信,信中将四百里土地改成四里土地。狄王必定以为夷吾戏弄于他,将信搁置下来,不仅不会派一兵一卒,也可让信使安然回去交差。”
重耳点头道:“这到是个好办法。”
狐毛拿来绢书和笔墨,重耳对照着夷吾的字迹又写了一封信,包扎好了,放入原来的牛皮袋中,交给信使。信使不知信件早已被调了包,拿回牛皮袋后就匆匆揣入怀中,然后向重耳一行告了辞,快马急往狄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