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多行不义(2/2)
这里一队士兵押解重耳等四人去囚牢,重耳和赵衰互换了一下眼色,赵衰会意,暗中运气,将身上的绳索挣脱开来,然后迅速抽出士兵腰下的马刀,砍倒一人。
赵衰还不及将重耳身上的绳索砍断,士兵们已一齐将赵衰围住,赵衰手脚被绑缚久了,一时行动不畅,对付几人颇感吃力。
此时只听一声大喝,似平地中突然一个响雷,只见来了两个彪壮大汉,一个满脸黑髭,手执铜锤,另一个紫棠长脸,身高八尺,手执双刃长戟。
不用说,这两人正是颠颉和魏犨。两人都有以一敌百的力气,在暗道中憋闷了数日,此时精神大振,撒开臂膀,一通砍杀,将十几个士兵打得落花流水,还剩下两个,屁滚尿流地逃回宫中去了。
狐毛和胥臣过来,解开重耳、戈日重华和推木香身上的绳索,几人又重新聚在一起,都是又惊又喜。
颠颉道:“公子,你看我放的这把火不错吧?”
狐毛道:“此事留待以后再说,咱们先出城要紧。”
重耳见戈日重华脸色煞白,豆大的汗珠涔涔而下,急忙将他负在背上,与众人一同往城门口而来。
城门口的士兵正执着弓矢,严密注视着城下狐偃的军队和狄军的动向,眼见城下两军拼死厮杀,任他们打得热闹,并不出一兵一卒参战。
翟兵正在这里两下观战之时,见有一伙人过来,那将领认得重耳和推木香,知道是戈日勒下令抓回宫的要犯,一声令喝,城头上的士兵纷纷将弓箭对准了重耳等人。
重耳高声道:“我身上背负的正是你们的老国主,现任国主的亲侄儿——戈日重华,谁若敢伤了他,你们所有人等都要跟着陪葬。”
推木香用剑一指那将领道:“快打开城门,放我们出去,否则本公主杀你全家。”
那将领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两下正僵持间,见宫城内又急驰而来一支卫兵,走近了,才看清领头的正是国师。
众人不约而同将重耳围在中心,决心拼死一战。
国师到了近前,道:“国主有令,只要将戈日重华留下,公子重耳和其它人等就可出城!”
狐毛靠近重耳,低声道:“眼下这情形咱们先出去要紧,戈日勒一时不会拿戈日重华怎么样!”
戈日重华也伏在重耳肩上,道:“你们不用管我,我已是苟延残喘,命不久矣,你去办正事要紧,翟国的将来就全指望贤侄了。”
重耳咬咬牙,只得将戈日重华放下,推木香大为不忍,哭着跪倒在戈日重华身边,赵衰和重耳拉住了,国师命守将打开一侧小门,让众人出城而去。
重耳一行出了城,翟军和狄军刚刚经历一场厮杀,显然胜负已分,狄兵的尸首横满了壕沟,到处是弃甲残刃,一片狼籍。翟军大获全胜,士气十分高昂。
狐偃得了信,赶忙出来迎接重耳一行,见了重耳,向其跪倒行稽首大礼。
重耳惊问:“舅父何故行此大礼,侄儿实不敢受。”
狐偃道:“我在公子被缚城头,遭遇危难之际拒绝了狄王的招降,将公子置于险境,老臣有罪,还请公子责罚。”
“舅父不用自责,若不是舅父以激将法迫得戈日勒对狄王兵刃相向,哪有侄儿如今的平安归来?”
重耳再三扶起狐偃,狐偃才勉强起身,狐毛、赵衰等人一一上前与狐偃相见。
狐偃邀众人入帐坐定,询问几日来的经过,狐毛将自已遇到胥臣并如何躲进暗道的前后说了,末了道:“我们几个无时不在打探外面的消息,这日忽见四处巡逻的卫士都被调集去了正殿,就知情形有变,弟兄几个换了装束,从暗道出来偷偷打探,听说公子被狄王绑住,押往宫外。弟兄们遂商议定计策,在宫中放起火来,想趁众人救火之际,伺机救出公子,不想此计果真奏效,不仅救出了公子,连狄王也被戈日勒杀死。只是阏氏不愿离开宫中,我等也不便勉强。”
狐偃叹道:“这也是天意如此。想那狄王曾经不可一世,叱咤戎狄和中原,最后却死在自已人手里,可谓是天理昭彰,死有余辜了。”
魏犨道:“狄王既死,他的五千精兵也已被尽数歼灭,戈日勒再无可以倚仗的靠山,咱们何不一鼓作气攻入都城呢?”
狐偃笑道:“我军刚经历一场恶战,且调养些时侯,你放心,戈日勒不日就会主动来向咱们求和,咱们尽管以逸待劳。”
第二日,狐偃和重耳正听探子报说宫城的烧毁情况,士兵进来禀报说戈日勒派了使臣前来。
狐偃向重耳道:“不料戈日勒这么快就派人前来,我看他已是焦头烂额,难以为继了!”
重耳命使臣进来。那使臣正是原来那人,只是与前番不同,今日一改倨傲的神色,一脸谦卑,趋着腰上前向重耳和狐偃行礼,口中道:“小臣奉国主之命,前来向公子和舅爷问好!两位率军来了这么长时间,驻扎城外,多有劳累,此次又大破敌军,立了赫赫战功,国主命小臣带些美酒,并牛羊等物犒劳翟国的兵士们,请公子和舅爷笑纳!”
重耳也不推脱,命人将东西收下,然后道:“使臣今日应该不只是来送礼的吧,可有别的见教啊?”
“哪里敢言见教两字,小臣是来转达国主的歉意。国主上次请公子进宫和谈,不料陡生变故,令国主措手不及,所以失了礼数,让公子遭受不少委屈,国主深感惶愧。”
使臣看了看重耳,见他面无表情,顿了顿又道:“国主说,上次请公子和谈不成,想约公子再和谈一次,为表诚意,国主愿意以壕沟为界,亲自出城与公子在阵前会面。”
重耳道:“我本对国主信任有加,只身前往宫内面见国主,不想被当做阶下囚,还差些被一把火烧了,如何能再信任国主?”
使臣再三道歉,直把好话都说尽了,重耳方道:“国主若诚心和谈,就先放了戈日重华和他的旧党。”
使臣连连许诺会向戈日勒禀告,并尽力促成此事,重耳这才松了口,答应和谈事宜,两下又约定了日期,使臣便告辞离去。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