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不计前嫌(2/2)
勃鞮道:“绛都是呆不下去了,为今之计,只有一面寻访重耳的消息,一面写信给秦君,就说重耳已被火烧死,请秦君为晋国另立新君。”
吕甥和卻芮也无他法,只得吩咐手下,封锁住宫门,并让人四处打探重耳的消息,若发现重耳,格杀勿论,然后又写了一封书信,连夜让人送到秦国去。
这里宫城内一场大火,失踪了国君,群臣沸议,人心惶惶,众臣私下都猜度是吕甥和卻芮暗中做的手脚,虽有诸多不满,但因两人军权在握,众人都敢怒而不敢言。
书信送到秦国后,秦任好很快就回了信,信中称愿意帮助晋国另立新君,具体事宜请吕甥和卻芮到黄河边上商谈。两人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让勃鞮驻守宫城,自己带了数千兵马赶到黄河边,渡过了河水,赶来与秦任好见面。
秦任好早已派了公子絷率军在河边等候,见吕甥和卻芮前来,走出营寨相迎,两人过来向公子絷行礼。
公子絷笑道:“两位不辞辛劳,为了晋国的大业,千里迢迢来我秦国,真不愧为晋国的股肱老臣啊,国君命我在此恭候两位,并设宴为两位接风洗尘。”
吕甥谦恭道:“晋国历难未止,罹此大祸,我等都哀痛不已,但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秦君念在两国素来交好的份上,再为我晋国择立一位国君,外臣替晋国百万臣民向秦君致谢。”
公子絷道:“秦君早已为晋国选好了新君,就等着两位前来了,两位看看可还合适?”
说着一人哈哈笑着从帐中走出,道:“司马大人,太傅大人,才几日不见,你们就急着要将寡人接回去了吗,寡人可还想欣赏一下黄河边的大好风光呐。”
吕甥和卻芮大惊失色,从帐中走出来的正是重耳,两人此时方才明白自己被勃鞮出卖,长叹一声,再无话说。公子絷命人将两人绑起,在营帐前斩首示众。
事毕后,公子絷向重耳道:“吕甥和卻芮既死,晋候可再无后顾之忧了。”
重耳向公子絷拜谢,“承蒙贵国多次相救,我重耳铭记大恩,不敢或忘。”
公子絷再次率领兵马护送重耳回到绛城,狐偃等人到城门口相迎,朝臣大夫们见重耳平安归来,都欣喜非常,这才知道原来重耳为了不使吕甥和卻芮起疑,故意称病不朝,实则在三日前就逃到了秦国,秦任好派公子絷率军在黄河边接应,又用书信将吕甥和卻芮诱至秦国,将其诛杀。此事除了狐偃外,连先轸、赵衰等人都不得而知,因此将这一出好戏演得惊心动魄,吕甥和卻芮丝毫不曾起疑。
重耳回到绛城后,下令严查参与宫城放火一事的徒众,逮捕了不少吕甥和卻芮手下的旧党,重耳下令将其全部斩首示众,吕甥和卻芮本是朝中贵门大族,不仅党徒众多,而且族中支裔繁盛,卿大夫们大都与其有所来往,因此重耳此令一出,朝臣们纷纷自危难安。
赵衰和胥臣多次向重耳进言,建议重耳从宽发落,不宜牵连甚广,重耳依两人所言,除了当晚参与放火之人斩杀不赦外,吕甥和卻芮两家的族中人等一律不予追究,犹是如此,绛都城内还是人心惶惶。
这日重耳正在汤浴池洗澡,壶叔来禀报说有个叫头须的人求见。
“什么,头须……”提起此人,重耳就怒不打一处来,当年头须将财物全部卷走,使得众人一路乞食至齐国,至今重耳还记忆犹新,重耳怒道:“他也敢来见寡人,好,让他先在外面等着,等寡人洗完了要好好召见他。”
壶叔去了片刻,回来道:“那头须说,人在洗浴时会低头,低头则心反,心反则思虑不正,所以国君拒绝召见他也是应该的。他说他不着急,可以慢慢等,只怕有些事却慢慢等不来。”
重耳不悦道:“寡人任命你为内廷总管,你却不论好话歹话,好人歹人,都往里面传,你不知道寡人最恨的就是这个头须吗?”
“主公忘了勃鞮的事情了,忠言虽然逆耳却利于行,谄言尽管顺耳却蔽视听,就算是歹话,主公听上一听又何妨。”
“也罢,寡人就见见他再说。”
重耳穿上衣袍,走出汤沐馆,到前殿来会见头须。
头须向其跪拜行礼,重耳道:“头须,当年寡人离开翟国时,你偷走了全部的金银财物奔逃到晋国,让寡人和兄弟们身无分文,苦不堪言,几乎要饿死在途中,寡人至今还记得向野民求食不得的事情,你如今竟然还有颜面来见寡人?”
“小人当年是有错,小人不该一时见财起意,但小人并没有将这些钱财挥霍一空,而是都花在了主公身上,主公虽然一时困顿,但主公能得以回国,小人也是功不可没。”
“你将寡人害得如此狼狈不堪,竟然还说自己有功,你今日若说不出个究竟,别怪寡人翻脸。”
“小人带着钱物来到晋国后,做起了生意,在诸候国间四处游走,也赚了不少钱,小人常拿钱抚赈灾民,周济贫士,都是打着公子的名号,自称是公子的手下人。公子回到秦国后,小人也在晋国暗中打点,放出流言,声称公子已得秦国的支持,不日秦军就将大兵压境,护送公子回国,不想此话果然成真,正是应了那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重耳沉吟道:“你虽然也为寡人做了不少事,但毕竟不是出自原意,若非你听到风声,听说寡人即将回国,你岂会如此?”
“小的还为主公做了一件事,想来此事可以功过相抵了。”
“说来听听。”
“主公可还记得当年的凌霄公主?当年赤狄王死后,凌霄公主到翟国寻找主公,可主公已经离开翟国,流落去了齐国,凌霄公主遂带着两个孩子在蒲城住下来,希望有朝一日能和主公在蒲城相见,可惜凌霄公主没过多久就病故了,留下两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你说什么?凌霄她死了,还有两个孩子?”
“正是,那两个孩子是一对孪生兄妹,他们正是主公的血脉啊,小人那年做生意到了蒲城,听说了此事后,找到两个孩子,将其抚养成人,主公可要见上一见?”
重耳又惊又喜,不想自己年近半百,突然来了一双儿女,真是天降之喜,急命召进来。不多时内侍带着一男一女两个青年进来,长得都是碧眼深瞳,五官分明,和年青时的重耳简直一般模样,两人虽身穿布衣荆钗,但举止安然,神色自若,见了重耳向其行拜首大礼。
重耳扶起两人,哈哈大笑,“寡人真是得天眷顾啊,寡人本叹自己子嗣稀少,今天上天却送来如此一对好儿女,寡人后继有人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