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调职(1/2)
随后半个月是宋家人最欢喜的半个月,江贵进步为教育局长,宋在经由副校长转正为校长,正式进入了正科级干部的行列,一中是庆安重点中学,校长的含金量颇高,宋在经本人现在也才44岁,正是男人的黄金年龄,往上再进一步,也是看得见的事情。
据说之前教育局内部会议时,有人提出宋在经提的快了点,建议再考察一下,林县长知道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改革的步伐不是快了,而是太慢”,宋在经这才一路绿灯。
按照江贵的意思,宋在经提议提拔李老师为新任副校长,提议也顺利通过,有了江贵和李副校长的支持,宋在经稳住了局面,正式履行起校长的职责,新教学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
高三年级马上就面临高考,这是宋在经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天上午,他终于接到了期待已久的北京来信和消息。
“王秀,郝老师的信到了,我过两天就要去一趟北京出差,家里你多担待。”郝老师就是王人昌的表哥,北京hd区的一名教师,上次吃饭时,宋在经曾经拜托他收集hd区考卷,后来随着宋在经的水涨船高,他对试卷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现在北京那边已经联系的差不多,是时候过去捋顺关系了。
“爸,妈妈工作的事你可要放在心上,也差不多该办了。”女儿都是妈妈的小棉袄,宋燕对此最为关心。
“今天就办,晚上我就去给你妈请长期病假。”看宋燕不明白,宋在经解释起来,他刚提拔,给王秀请个长期病假还没问题,他官位还是太低,还不具备调换一个好工作的能量,只能慢慢来,反正现在家里也不指望王秀那点工资,还不如在家休养。
“爸,林红托人告诉我,说今天晚上让我们两去她家坐坐,是为了上次她受伤的事情。”宋义突然冒出一句。
“这个嘛。”宋在经有点踌躇,上次的送礼经历,让他对林书记家有点心理阴影。随着qa县委刘书记的调走,林县长升级为林书记,正式成为中国官场中的一个小诸侯。
“这什么这,人家请你是看得起你,现在多少人想去都去不了。”王秀责怪起来,声音中却满是欣喜,她连忙起身去收拾上门礼物。
......
“宋校长,稀客稀客,快请坐。”林书记一脸和气。
“什么稀客,人家是怕耽误你工作,才不来麻烦的,宋校长,来,喝茶。”王莉亲自端上了茶水。
“这就是宋义吧,阿姨早就想去谢谢你,就是领导说你爸是关键时期,不合适出面,才等到今天,来,喝茶吃点心。”林红端着糖果点心也坐了过来。
“宋义,不错,还是见义勇为的小英雄!”林书记朝宋义挤挤眼,“听说那天你也在场,案件已经基本查清,这是个大案,你们都是功臣,县里正研究怎么表彰你们。”
“都是几个孩子瞎胡闹,在那装修铺面,做点小生意,正好碰上了。”宋在经连忙谦虚。
“哦,那是你们开的店?”林书记有点诧异,大街上开始有了摆摊,又新开了几家店铺,秘书已经把它列为庆安经济正在起步爬坡的证据之一,这他知道,也看过几眼,心里是满意的,只是没有想到和宋在经有瓜葛。
“我一个老朋友的孩子孙军,一直没有工作,所以我让他做点生意,免得年轻人没有事做,荒废了光阴。”宋在经不方便说宋义联合孙军瞎倒腾的事,只能含含糊糊回答。
“林书记,我爸说了,庆安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商业也一样,盘活各方面的资源必须靠商业,可惜就是力度还不够大,老百姓现在胆子小,不太敢做生意,如果政府能加大支持就好了。”抓住机会,宋义又开启“我爸说了”的谈话模式。
“商业,盘活资源?”林书记又化身为搞活经济的林县长。
“是啊,我爸说了,庆安就这么一条大街,就一个百货大楼,老百姓兜里不是没钱,是买不到合适的东西,如果能有个商业街就好了,想买什么商业街都有。”宋义适时推出了前世“商业街”的概念。
“没有钱怎么办商业街?”林书记抛出了主要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