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向过去道别(2/2)
别人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但一直在和安妮聊天的罗杰,却是看到了这个小动作。
罗杰心知,安妮是顾虑吉姆的想法。
无论怎么说,在名义上,这次巡演当中,吉姆才是乐队的吉他手。
若是安妮上台,必然是要抢走吉姆的风头。
不是说安妮比吉姆出色多少,但在人气方面,两人确实是不在一个档次上,根本没有半点的可比性。
或许吉姆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是会有些想法的。
虽然说安妮平时玩心重了点,但在涉及到乐队利益的“正事”上,头脑却是非常清醒的。
虽然说吉姆和他的乐队影响力不大,但毕竟身份特殊,是罗杰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死党”。
这关系有多少含金量还有待商榷,但在外界的眼里,罗杰和吉姆是绝对意义上的“自己人”。
哪怕仅仅只是为了维护罗杰的形象,也必须要维持好和吉姆之间的关系。
至少在表面上。
为了自己玩得开心,就去得罪吉姆?
这种事,安妮是干不出来的。
罗杰明白安妮的这些顾虑。
虽然说,罗杰觉得,安妮是想得太多了点。
但安妮毕竟是好意,罗杰也没有继续劝说什么。
随口岔开这个话题,罗杰又说道:“莫斯科这场之后,我们就要去亚洲了。泰勒,你在乌克兰是不是还有一场演出?”
乐队的巡演,和泰勒-斯威夫特的巡演,在路线规划上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有不少的“交点”,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各演各的。
“乌克兰有两场,都在基辅,‘背靠背’的演出。”
泰勒-斯威夫特抱怨道:“不知道那些家伙是怎么想的,在基辅安排两场演出有什么意义?”
所谓“背靠背”,其实是体育比赛中的一个说法,意思是连续两天都有比赛。
放到这次巡演中,就意味着泰勒-斯威夫特要在乌克兰的首都基辅,连续开上两场演唱会。
单以领土面积和人口而论,乌克兰无论如何都不能算作是一个小国了。
在红色巨人倒下之后,除了继承了苏维埃绝大部分遗产的毛熊之外,乌克兰就是剩余的“联盟国”当中最大的一个。
但除了领土比较大,人口还算过得去之外,这个国家就找不出什么优点了。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第三世界国家”。
而且因为所处的位置,以及一些历史原因,乌克兰还处于连年的内战当中。
虽然内战并不算激烈,但也和“和平”扯不上任何关系。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说会不会真的出现什么安全方面的问题,但至少人的心里肯定是会紧张不安的。
从商业角度来讲,罗杰也看不出,乌克兰这片市场有什么迫切争取的必要性。
到乌克兰去开演唱会,还是连续两场,也难怪泰勒会要抱怨了。
不过,尽管不满,但泰勒对自己身边的团队是很信任的,也极少明确反对他们的决定。
一路走来,泰勒身边的团队,为泰勒在乐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帮助。
正是因为对身边团队毫无保留的信任,才使得泰勒能够以远远超过常人的速度崛起,成为当今乐坛年青一代当中最引人瞩目的明星。
这个策略既然在过去被证实了有效,泰勒自然不会没事去换个“做事风格”。
“或许他们有什么特别的考量吧。”
罗杰没有对这件事做什么评价,毕竟事不关己。
犹豫了一下,罗杰笑道:“我对乡村流行风格不太熟悉,这方面给不了你什么建议。”
从出道以来,乐队都是专注于摇滚乐的领域。
但毕竟一手创办起了,要说罗杰对其它音乐类型的运作一窍不通,那肯定是胡扯。
罗杰不肯多说什么,还是那个原因,事不关己。
乐队和泰勒之间的关系很特殊,既是朋友,又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上下级”。
这种关系下,罗杰给出泰勒的任何建议,若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那倒还好说。
若是出现了什么负面的转变,那可就是“有嘴说不清”了。
为了避免麻烦,罗杰干脆就什么都不说。
你自己的事业,你自己做主,自己负责。
泰勒不知道是否看出了罗杰的顾虑,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只是点了点头,说道:“我只是抱怨几句而已,行程都已经确定下来了,要改也不可能是这个时候改,没法对歌迷们交待。”
抱怨归抱怨,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老老实实去做。
这才是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除了极少数个例之外,任何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