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准备启航(2/2)
“你看见一家工厂只有一台机床的吗?”王诺岳反问道。
“有啊。很多小加工厂,就是靠着一台车床来接活的。”
陈凤华接道。现在,有不少小加工厂,就只有一两台机器,然后靠接大厂的边角活赚钱。陈凤华就去过这样的工厂做过技术指导。
“我是要自己开发软件的。就比如一个完整的工厂,车钳铣刨磨总是要的吧。所以,我也需要服务器,工作站,开发的机器。”王诺岳解释到。
“你预计要多少启动资金?”王盛茂打断了母子两的对话,直接问道。
“最少十万,最好二十万。”王诺岳拿出一张纸,这是他最开始的规划。上个星期,当卖书赚钱的梦想破灭后,他差点把它扔进了垃圾桶。
“最好的情况,我想搭建一个基本的网络环境。所以要一台比较可靠的机器做服务器。我还要两台机器做开发,最好用新出的486计算机。这三台机器,可能就要十多万,加上其它日常开销,二十万应该能支撑到我赚钱。”
“最差情况,就是我一个人单机搞开发。那就只要买一台486做开发。十万块应该能支持到我赚钱。”
“你开发的那个智能象棋大师,能不能卖钱?”
这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如果现在是九十年代后期,甚至中期,象棋程序会有一定的市场。就算不能赚大钱,小钱还是没问题的。毕竟,华国象棋的爱好者基数巨大,总有人会买的。可现在,他不觉得在华国有赚钱的可能。
“这个智能引擎还是不错的。我可以把界面设计成繁体字,在台湾和香港应该有一定的市场。”王诺岳谨慎的回答。现在,台湾和香港都有比较成熟的游戏市场,而且也是华国文化圈。自己的智能象棋电脑游戏,应该也能分到一块蛋糕。
“你多长时间能赚钱?”王盛茂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现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销售模式,还是在杂志或者报纸上做广告,然后用户打电话采购。以后风靡全国的电脑城什么的,影子都没有。连卖硬件的地方都没有,就更不用说软件了。
所以,王诺岳的计划是先从台湾,rb这些地方圈点钱,然后进入花旗的市场。所以他的预算中,要留出一大块,做为对外联系和销售的费用。
不过,出于对自己的信心,他还是向老爸保证到,“一年应该就可以赚钱了。三年绝对可以。”
他想,如果从rb和台湾市场赚钱的计划失败,在两三年内,从华国也可以赚到钱。
因为从今年开始,买卖计算机不再需要批文,计算机的数量会急剧上升,可懂计算机的人却没法一下子培养出来。到时候,他就开个培训班,教基本操作和汉字输入,肯定能把钱赚回来。
“你确信三年内就能赚钱?”王盛茂再次向他确认。
“这个我肯定。”王诺岳心想,三年时间,怎么都够了。
王盛茂在心里开始计算,过了一会,他抬起头来,说道:“我有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