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能进入这个行业,我感到很幸运(2/2)
“6500美元!那它不可能成为appleii了。”听到这个数字,张小勇有点遗憾地说道。他再次打量了这台电脑一眼,很好看,但还是太贵。
“比工作站便宜了不少。”听到他们聊天,王俊也凑了过来,说着校园新闻。“我听说,我们学校搞四足机器人的小组,买了一台惠普(hewlett-packard,hp)的工作站,花了好二十多万。”
八十年代末期,由于微机性赶不上市场的需求,一些公司顺势推出了更强大的微型计算机:工作站(workstation)。这种高端的计算机为个人用户提供了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还有并行任务处理能力。但高度性能意味着高端价格,起步价都在一万美元以上,正常价格区间是两万到五万美元,是普通个人计算机的好几倍。
“是啊,比工作站是便宜不少。”王诺岳说道。很难让人相信,后来把产品卖得越来越贵的乔帮主,现在居然想靠价格优势从sun,ibm,hp,还有dell的工作站市场上分一杯羹。
可惜,即使是销售方面的天才,乔帮主也有失策的时候。以他的分析,在普通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之间,还有一个需求阶层,那就是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需要简单易用的高性能的通用计算机,而不是功能强大但软件比较少的专用工作站。
王诺岳在youtube上看到过一个视频,这是乔布斯给next公司人员做市场分析的视频,以乔帮主的分析,next在1991年,可以卖出5万台,1992年,可以翻倍,销售10万台,1993年,可以达到30万台。可惜的是,市场远远不如预期,虽然nextcube口碑不错,但一共销售不到5万台。
“还是太贵。”张小勇说道,“除非有不能取代的理由,就像图形工作站一样,否则这个价格没有竞争力。但它的用户界面还是很好的。”
看着满了热情的张小勇,又看了看盯着屏幕的几个同学,王诺岳不由想起了一段电视采访。英国电视节目,《书呆子的胜利》(《thetriumphofthenerds》),这是一个介绍个人电脑发展史的纪录片,他们在1995年采访了乔布斯。当时,乔布斯已经离开苹果十年了,他创建的next公司也在危机边缘。因为next电脑销售不如预期,联合创始人纷纷离职,投资了两千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人,亨利·罗斯·佩罗(henryrossperot)甚至说,“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失误”。但乔帮主在采访中,却气场强大:
【ibm,靠流程和制度做不出好产品】
【让我难过的并非微软的成功,我一点不嫉妒他们,他们的成功基本上是靠勤奋工作换来的。我难过的是他们做的是三流产品,他们的产品没有灵魂和魅力,太平庸,更让人难过的是用户居然毫无察觉。】
但相比这些,更让王诺岳动容的是他对行业的热爱。
“生活中多数东西,最好与普通之间的差距不超过2倍。
比如说:纽约的出租车司机,最棒的司机与普通司机之间的差距大概是30%;普通汽车和顶尖汽车的差异有多少?也许20%吧;顶级cd播放机和一般cd播放机的差别?我不知道,可能也是20%吧。这种差距很少超过两倍。
但是在软件行业还有硬件行业,这种差距可能超过15倍甚至100倍。这种现象很罕见,能进入这个行业,我感到很幸运。”王诺岳不由自主地重复着乔布斯接受采访时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