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贴对联和逛庙会(2/2)
除夕餐桌上,豆豉生煎鸡,松鼠桂鱼,丝瓜炒虾仁,桂花鸡头米,冬瓜陈皮紫菜汤,八宝栗子饭等各色菜肴摆满一桌。
除夕之夜,鞭炮之声不绝于耳。小丫鬟们胆小,不敢放鞭炮,护眼这群粗汗,胆子大,敢拿在手上,放的老高,等到“嘭”的一声响,哈哈大笑。看着空中的刹那光芒,林正松想着,这么可敬的发明,就该止步于鞭炮吗?
火炉之前守夜,昏昏欲睡之际,不知何时远处钟声飘扬,一年又过了,黛玉十三岁了。
苏州各处都有新年之际去寺庙祈福的习俗,又去城南土地庙求姻缘的,一颗老槐树挂满了红绳。还有去观音庙去求佛送子的,在此时都是香火鼎盛,特别是寒山寺和西园寺的庙会每年此时都是热闹非常,平时待字闺中的少女们,此时也可以出来走动,不少才子佳人,结成佳话的也不在少数。
黛玉平时在闺楼里走动不多,因此,每次这种热闹活动,林正松都会拉着黛玉出去走走。一来,走动多了可以强身健体;二来,见多了热闹,也可驱散心中的郁郁寡欢。由于林如海就葬在寒山寺,所以林正松就避开了,选择了西园寺的庙会。
西园寺临河而建,河两侧的三里走廊,挂满灯笼,晚上香烟缭绕,彩影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
与寒山寺依山而建不同,依河而建的西园寺,四面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俱是细雕,此外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莲花样。左右一望,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砌成纹理,不落一些大刹的富丽俗套。
果然,庙会此等热闹的场合待久了,黛玉慢慢开始释放少女的天性。十三岁呵,正是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