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游瘦西湖(2/2)
“少爷,结合那伢婆子透露的一点点口风,这些孩子估计就是三年前的那两场文字狱受害者遗孤。”
“三年前的那场庄氏案和朱氏案?”
“是的,当年这庄氏将自己所补的前朝历史与《列朝诸臣传》未刊稿本合在一起刊刻,就因所补之处有对皇室族群有攻击之辞,被当地县令告发,结果被刨棺焚尸,族人以及写序、跋、题诗、题签、刻印、买卖、赠送之人全部被官差拿下!砍头的砍头,未满十三的就发配为奴。”
“若说是这庄氏还有攻击皇族之嫌,那朱氏可真莫须有了。这朱氏就因和同庄的吴氏有私仇,吴氏就嫁祸与他,说庄氏书中序言所称的“旧史朱氏”是指朱佑明,结果朱氏子孙皆被处斩,有一丝联系的人处死的处死,充奴的充奴!那告发的吴氏原本就是一个罢官知县,自此竟被起用,一帆风顺,官至右佥都,朱氏的财产,也都尽归他所有。”
“文字狱一人得罪,株连甚广,孩童何罪?”林正松心里想着,可这不正是自己需要的嘛,这些孩童只要对当朝心中有恨,那么就永远不会背叛林府,不会向官府出卖林府的利益。至于以后,那些始作俑者自己大可以交给他们,发泄心中仇恨。
“陈禹,那个男孩多大?”
“十四”
“安排吃顿饭后,让胡斐领回庄园吧。在村子边上单独安排间屋子,等我回去再另行安排。另外,这份信送到苏州。”
安顿好此事,用了午膳,下午天空飘起雨雾,但是林正松没有爽约,依然带着黛玉、缈真乘着画舫,从河畔茶馆的码头顺流飘荡,直往瘦西湖而来。
瘦西湖美在她不仅有自然的景,而且有历史的迹。湖面时宽时窄,十里湖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长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五亭桥,小金山等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散布其间,构成了一幅天然秀美的立体山水长卷。
茶楼的伙计充当船夫,画舫内黛玉、缈真和林正松围着一个小方桌落座,舒缓、闲适。
林正松有些诧异黛玉能和缈真相处的和和美美,在贾府,黛玉与宝钗的关系可不如何。
其实林正松想茬了,这倒也不难理解。在贾府,宝钗更懂为人处事,不但容貌美丽,而且品格又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黛玉听到自然生气了,自然多少与宝钗有些不对付。
而在林府,黛玉就是小主人,乱嚼舌的都被林正松或发配庄园、或遣散离府,自然没有人敢拿黛玉与谁比,缈真性格又好,随着父亲问诊见识也不比寻常闺阁女子,骨子里的性格都不是传统死板,因此亲密友爱,很聊得来。
林正松出行要不自己骑马,要不就是坐马车,很少乘船,当下就心口不适,感到有些晕船,船停在码头,三人上岸徐行。扬州无疑是美的,世世代代的扬州盐商聚集在此处,用数不尽的银子精心构建出这儿的一切。
杨柳拂堤岸边,暖风吹过,呼啦啦作响。水墨画一般的盐商住宅,连成一片,绵延柔长,氤氲在雾气腾腾的水边,咿呀的摇橹声缓缓从远处飘荡过来,古宅廊檐出夏,青砖斑驳,水乡的质朴雅韵从老街深处轻烟流云般扑面而来。
“这儿比起我们苏州也不差呢!”漫步其间,黛玉下意识的感叹道。
“扬州盐商,聚天下之财,所住之处当然不会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