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夜话未来(2)(2/2)
黛玉咂了咂舌,随机一哼,“哼,算你清楚,我去叫缈真姐姐睡觉了”,走时黛玉明显心情愉悦了很多......
又过了一个星期,苏州那边再次运来了新的一批水泥,安阳这边制糖酿酒的设施都已经搭建起来,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了。庄园里的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此一来,林正松此行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离开苏州将近二十多天,牛大的徽州之行也告一段落,一路上糖浆虽然损耗了不少,但此行的最大意义就是要打通徽州商线,此行牛大经历的事情不少,林正松还得回去仔细听取一下详细情况。
话说牛大风餐露宿带着一众人到了徽州之后,一行十人先在客栈落了下脚,牛大摘下毡帽,一人在各大赌馆、街落游晃,目的就是物色这徽州城的势力头头。从苏州金陵到徽州虽然路途遥远颠簸,但是偌大的徽州城孕育出了天下闻名的徽商,三五成群的徽商有着堪比富可敌国的财富,自然徽州城的繁华也是数的上号的。
大大小小的商人不比平民,有钱,也消费得起糖。自然,徽州这一块潜力消费巨大的市场也得到苏州五大家族的格外关注。但是,外地商人想要在徽商林布的地方扎根做糖浆生意,难于上青天!苏州的五大家族再怎么眼红这一块肥肉,也只能以低价批发给徽商糖浆,徽州本土的糖浆利润基本的大头也全被本地徽商赚去了。普通的行脚商人要跨越万水千山的,得不偿失,自此徽州的糖浆生意就是徽商独大。
自古朝廷不容许官员经商,这是铁律,官不与民争利,官员一旦涉商,权和钱都有了,那么皇位也就不稳了。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官员自己不经商可以啊,小舅子、小姨子都可以用起来嘛。实在要避嫌,那就弄个管事人摆在前面,自己幕后操控就好。徽商势虽大,但糖浆利润毕竟太过惹眼,所以几大徽商合资,在拉上徽州的曹知府做背书,徽州城里糖浆生意被两家糖店垄断,虽然每月要给曹知府不少茶水钱,但是这也好过太多商人只能单方面依附官老爷被肆意吸血。
明面上两家糖店是朱子明和费德方两家徽商老板在经营,但是徽州城谁都知道两家糖店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徽商团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牛大在城里晃悠了两天后,终于物色到了一个合适的人,天元赌馆的幕后老板慕容贵。这人也是狠人,与常规徽商的稳扎稳打抱团不同,这慕容贵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野兽派,在赌徒中又被封号“神算子”。
慕容贵开赌馆前,就是赌徒出身,与其他赌徒不同,慕容贵并不是赌急眼。关于慕容贵这徽州城还流传一个故事。
以前大三元赌场还没被天元赌馆干趴前,是徽州城最大的赌场。里面大多数赌徒初入之时,都会经历“三连胜”,勾上了兴致后,之后,大多数赌徒都会想“乘胜追击”,来一把大的,心里抑制不住的有一股冲劲。到开大开小的喊声达到高潮,赌徒们就会热血上涌,把筹码全押到“大”上,随后结果出来了是“小”,所有的筹码被荷官用小铲子轻轻扒进了赌场的篮子里,然后赌徒就会反思这才输了一次,下一把肯定翻身。
但这慕容老头不同,年纪偏大,看起来也不像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架不住每日都来,一呆就是大半日子,但是只赌三把。手里经常拿着两三个筹码站在骰子游戏的赌桌前,起先也不下注,眼睛直望着赌桌上前几次的点数,似乎在摸索规律,心里盘算着下一盘是押大还是押小好,然后在某一盘时他小心地把这几个筹码都放到了“大”的圆圈里,接着,荷官触动了骰子盅的开关,几阵叮叮声过后,桌面14点,大开!,于是在众赌徒艳羡的目光中,荷官把筹码加倍奉还给这位老头。
之后每一次下筹码时,慕容贵在下之前都要深思熟虑,琢磨前几次点数的记录,似乎“深谙赌之道”。每次慕容贵都能再赢了两手,手里的筹码数也从两三个变成了一大把,看起来的确有一点“神机妙算”的功力。当然也有失手的时候,但基本三把能有个两把赢率,常年累月如此,已经非常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