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康安(2/2)
而如今,z国的制瓷业遭受着国际市场的冲击,在洋瓷以及r国瓷器的冲击下,制瓷业岌岌可危,完全不复前朝的盛况,而他的父亲,在此前,一直以自己是景德镇的窑工而自豪,如今这份自豪变成了一文不值的东西,成为禁锢他父亲的枷锁,成为了毁坏他家庭的导火索。眼看着双亲郁郁而终,苦学几十年的父亲弟子只能从事一些体力活,景德镇的瓷器不再是高官贵族的御用之物,他童年时的乐园成为了冰冷的机器工厂,他觉得,他需要做些什么,这个地方需要改变。
经过学校教育的他并非完全排斥机械制作,他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手艺人的生存空间必然会面临科学技术的挑战,他不想这样,他想为手工制作谋求一条新的出路,将科技与手工结合在一起。
1927年,中央大学工学院开设了陶瓷、冶炼、玻璃三个实验厂,最初以钢铁和陶瓷研究为主,对古陶瓷进行结构分析,通过物理测试、化学实验等自然科学手段,分析古陶瓷胎、釉化学组成以及烧造过程等工艺情况,科学地总结我国古代的制瓷工艺。
与此同时,康安也成为了江西瓷业公司的负责人,他聘请了中央大学工程院的学生,将最先进的制瓷技术使用在景德镇的瓷器上,改良烧造方法。同时,也不忘手工制作的艺术,他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画工上,他先是聘请了有名的瓷画大师,创作瓷器图案,形成一个带有个人风格的品牌,后来,为了销售需要,他设计了风格具有z国特色,质量极佳的粉彩牡丹纹茶碗作为公司的主推瓷器,试图打开国外市场,可惜这次野心勃勃的扩张在第一轮试水中就遇到了困难,江西瓷业公司缺乏名气,在早已名扬海外的国外瓷器中名声不显,即使样式以及质量皆比得上其他瓷器,但没有人尝试购买,缺乏宣传的途径。
到了1929年,康安的机会来了,m国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有一个极为独特的口红效应,就是女人因无力购买奢侈品,故而退而求其次,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口红,因此,口红的销量反而增加了,康安便利用的女人的这种心理,向m国市场输送江西瓷业公司的瓷器,每件只卖一美元,这批瓷器的到了m国人的强烈吹捧,尤其是牡丹纹茶碗系列,m国人喜爱喝咖啡,色彩艳丽的牡丹纹茶碗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欲望,将茶碗作为咖啡杯,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这次机会,江西瓷业公司侵占了部分国外市场,然而好景不长,战争爆发了,时局动荡,大量的瓷业公司纷纷倒闭,江西瓷业公司也准备暂时关闭,避其锋芒,然而,康安并不打算离开,他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一辈子,他的整个人生围绕着瓷器而活,从儿时父亲手把手的教导,到学堂上系统的教育,到公司里竭尽全力的创新,他已经离不开这些精细而又脆弱的物件,他就这样,一个人,在这个空旷的窑厂中,和他的瓷器陪伴着,直到战火引燃了厂房,他与他的瓷器一起,消失在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卧室的大床上,晏磬书微微睁开了双眼,一滴泪珠从他的眼角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