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兔傍地走(一)(2/2)
“我乙弗氏也不服!”
……
大都是鲜卑部族的首领表示不服。
拓跋焘问道“崔爱卿,你是怎么分的?大家为什么都不服呢?”
崔浩回道“陛下,臣是根据户籍来区分的。皇族自然是最高一等。长孙氏作为鲜卑现第一旺族,也分在第一等。第二等包括鲜卑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同汉族头等崔、卢、郑、王四大姓。”
崔浩还没有说完,底下众部族首领又不干了“为什么你崔氏能和他们分在第二等?我们却只能分在第三等?”
拓跋焘也不同意“为何头二等里,没有闾氏?”
崔浩还在辩解“陛下,闾氏除了闾尚书一家,人丁凋零,实不应该分在头两等。”
崔浩只是按照实际情况回禀,并没有思索拓跋焘这么问的用意。可要把闾氏分在第三等里,那么,阿木和太子妃是不适合嫁入皇家的。
拓跋焘当然会不高兴了!扭头问阿木“爱妃,你觉得如何?”
阿木所在的年代,并没有尊卑之分。虽然来了这个世界,也习惯了,但从本心来讲,阿木还是反对分等级的。
阿木听到拓跋焘问,摇摇头,还没有说话。拓跋焘以为阿木和自己是一个意思,大声说道“此提议朕不同意。崔司徒,你可以继续拟订一份可行的计划。力求做到让大家都满意,至少也得让别人信服,你说是吧?在崔司徒的新提议没有通过之前,还施行以前的等级分辨。”
崔浩官位虽高,但可惜是汉族,在鲜卑人为主的政权里,他的地位却并不高。好不容易想出一个可以提高自身地位的办法,却没有得到拓跋焘的支持。心中不免不忿。
也是他私心太重了!他提的汉族四姓,都是他的三族姻亲,所以并没有得到其他汉族官员的支持,反而让自己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崔浩需要引开大家的注意力“陛下,臣所修国史,已经大功告成。臣请陛下拨发银两,以在天坛外建一碑林,供后世瞻仰!”
拓跋晃昨天还反对的,这会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竟然也同意“父皇,国史一书,儿臣看过。崔司徒秉笔直书,其文字优美,比《史记》犹有过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