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去外面捞车喽!(2/2)
“搞到了这么多战车!看来我们复兴男子战车道有望了!”李龙海看着数据面板上的战车,高兴的都快要合不拢嘴了,“但是车多钱不多!”会长的话给李龙海泼了盆冷水,这些车都是被闲置的战车,已经很久没有用了,问题和毛病很多,零件老化、悬挂装置损坏等等,而且最要命的问题是经费严重不足!学校的运转自然离不开钱,学园舰的保养、社团的运行、同学的伙食都需要钱。
经过商议后,大家决定把那些目前无法进行修复的战车,分开存放起来,等到有钱了在启动它们,战车存放的也很讲究的,藏于民间改成各种可以掩人耳目的样子,具体是什么样子请各位自行脑补。
目前大家能使用的包括虎式、豹式g型、iv坦克h型、kv-85、t-34/85、谢尔曼a3e8、三号突击炮、克伦威尔、萤火虫、97改以及大家捐钱修复的一辆彗星和kv-1(但是还没有人开),那几辆轻型坦克主要用于对后面新人的训练,偶尔用于战斗使用。此外图特的炮手和驾驶员也已经来了,一个是被大家称为面瘫男的中国俄罗斯族人的炮手瓦西里·卡图科夫,还有一个是被称为苏联老司机,来自西伯利亚小镇科赛的俄罗斯少年迪米特里·萨沙。
同时学习国学部的部长侯青文,带着几名国学部的成员也加入了战车部,虽然说为了学生在时间上能够有休息时间,每个学生一次在能选一个社团,但是侯青文是个列外,在坦克里练书法他也是古今第一人了!同时根据目前学生们实战经验太少的原因,经过大家的商议决定进行一次练习比赛,教官陈少虎也很给力,他通过自己在部队的人脉关系,搞到了一块部队训练场地给大家用来演习。
这次演习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家的战斗力,同时给那些没有开过荤的新兵积累经验,经过改革战车队队员的选拔得到了改善,兵员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首先你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次你必须有足够的理论基础,通过了战车信息的笔试以后就可以进入战车进行实践,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坦克恐惧症,李龙海想出了一个“恶毒”的方法,让新兵们在地上挖壕沟,老兵发动坦克从他们头顶上开过去,而新兵们没有辜负期望,全部都通过了选拔。
同时澈影反应说黑豹抛锚严重,希望能换回t-34,其实这也是当年德军头疼的问题,在库尔斯克战役以前,德军拼命赶工让200辆黑豹d型坦克完成并参加战斗。这些赶工的次品一上战场就漏了怯:他们的前装甲让苏联反坦克炮无计可施,但却经常抛锚。更为可气的是,因为油箱的密封问题和发动机不可靠,坦克经常在行驶过程中发生难以挽救的起火。德军指挥官的报告指出:一辆黑豹坦克在攀爬坡度略大坡时,只因为轰了几脚油门就自燃了。这让基层坦克兵十分不满。一场战役下来,真正被敌人炮火摧毁的坦克还没有被自己烧死的坦克多。苏军也看到了黑豹坦克的弱点,集中反坦克炮轰击其脆弱的侧面装甲,取得了很大战果。很多被小口径炮打中油箱附近装甲的黑豹坦克也发生了剧烈的燃烧,但其实那些炮弹并没有击穿坦克,只是震开了脆弱的油箱而已。
仅仅两天的战斗,200辆黑豹坦克已经只剩下几十辆还可以投入战斗,其他要么被烧毁,要么进了维修厂苏军在缴获黑豹坦克后,也将部分纳入了自己坦克部队充当重型火力。苏军对黑豹坦克的机械可靠性极其不满,认为这种坦克如果是苏联人设计的那么设计师肯定去吃牢饭了。但75长管炮苏军却是钟爱有加,认为用来摧毁德国坦克是再好不过的东西了,这也是“黑豹身上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战役以后,德军对黑豹坦克进行了改进,自燃的窘境基本很难发生了。但黑豹坦克机械故障率高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其故障率比虎式坦克还要高。德军本意是要让黑豹坦克代替4号坦克成为坦克部队的主力战车的,但这样的可靠性让威力小但皮实耐用的4号坦克一直难以退休。黑豹坦克到后期,因为稀有元素的缺失装甲强度也大大缩水,变得十分容易摧毁。但其优秀的75炮却足以在战场上傲视群雄,也算扳回了一些面子。
当然,黑豹坦克80毫米的倾斜装甲,可以说是非常可靠,和黑豹坦克交手的盟军谢尔曼坦克乘员表示,遇到豹式坦克的话,就只能听天由命了,75毫米的高速火炮可以轻松的击穿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而且苏联人缴获黑豹坦克后会派最优秀的车组驾驶它,也可以说明黑豹坦克的优异性。
李龙海听完澈影的反应后也非常头疼,毕竟谁也不想因为抛锚而被干掉,“老是换车恐怕不太好吧?”李龙海想了想之后,“目前我们没有足够的经费换发动机,所以我们还是经常检修比较好!”澈影也没办法,毕竟野战军也不是自由市场,战车也不是你想换就换的,目前只有加强检查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