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 制令线(2/2)
杨毅接过电报一看,心里一阵哇凉:“长江,十军已登陆成功,合围之势已成,支那军溃败在即,溯航迫急!迫急!”字数不多,却个个重若千钧,压得杨毅有些喘不过气来。
杨毅振了振神,转头对良子说道:“良子,目前有多少航道情报?”
“长官,根据以往收集的情报,上海到南京的长江航线上,国民政府依次设置了江阴、镇江、江宁三个要塞区,上海战事一启,三个要塞区就受命征调商船及破旧残余军舰,将其自沉于主航道上,并随之大量布设水雷。其中江阴要塞扼守内河航线的第一关口,也是南京第一道外围防线,得到了国民政府的重点建设。镇江要塞是南京的东大门,也扼守着京沪铁路和京杭运河。我们眼下的就是江宁要塞,自1935年起南京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辅助下对原有炮台实施了扩建增筑工程,编为龙(乌龙山)、虎(老虎山和幕府山)、狮(狮子山)、马(马家山和清凉山)、雨(雨花台)五座炮台。华北事变后又增设了两座现代化高射炮台。各个要塞区我海军都安排有人专门盯守,随时可以报告最新变动情况。”
“让他们全力盯住江防炮台的变化,江阴要塞给我海军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迟迟没能攻克。战事来临,让他们极尽一切可能探查布雷情况,探清航道状况。对陆防御状况暂停,有也暂不上报。”
“是,长官。军令部情报局已经给了我长江沿线全部小组联络密码,我即刻向他们传达您的指示。”
“另外,拟回电,因蒋已得到苏俄大量军事援助,大批苏俄飞行员驾机抵达南京、武汉沿线机场,为防止苏俄过度介入,建议大本营命令部队在南京外围防御圈吴福线,乍嘉线进行修整,即保持战力形成对国民政府强大军事压力来签订合约,又不给苏俄进一步干涉的借口。切切,长江。”
“长官,您考虑的太完美了,这样还能给我们海军争取时间。我马上去回电。”
……
很快,日本陆军侵犯华东的两个主力上海派遣军和第10方面军就收到了,战时日本天皇直接参与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帝国大本营下达的《大陆命令第六号》:扫荡中国残兵限于苏州、嘉兴连线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