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冤枉(1/2)
翌日
况钟和沈石良来到知府衙门:“差大哥,劳烦你通报一声我要见知府大人。”
“况公子、沈公子,大人说了如今案子已经了结你们二人可以自便,只是现今没事实在不宜再擅自进入衙门。”两名衙差横在门口,不让况钟靠近一步。
“这可怎么办?不让进去就没法给文七和元峰洗刷嫌疑”沈石良看着知府衙门的几名衙役狠狠的瞪了几眼。
“这样也好,本来顾着情谊想以德服人,让真凶投案自首,现在看来不用了,公事公办还律法之威严。”况钟推开拦在面前的衙役,抓起棒槌用力的敲打“鸣冤鼓”。
“咚咚咚”
况钟敲打“鸣冤鼓”令守在衙门口的衙差愣在原地,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大明律有规定凡有人敲“鸣冤鼓”任何人不得阻拦,几名衙差没想到况钟会去击鼓,一时间忘记进门通报,还是里面来人将况钟和沈石良带了进去。
“况公子?”正襟危坐的知府和任捕头见到走进公堂上的人,几乎异口同声喊道。
知府问道:“况公子有何事要击打‘鸣冤鼓’?”
“我要伸冤”
任捕头关切的问道:“况公子,你有何冤屈?”
况钟淡淡的说道:“我自己没有冤屈,是替文七和元峰他们伸冤”。
“如今真凶畏罪自杀,自然没有理由再关押他们”知府朝门口喊道:“去把文七和元峰押到公堂上来。”
“大人,孙师爷畏罪自杀难道你就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做案的?大人总不会在案卷上写‘畏罪自杀’四个字上报给朝廷吧,若是问起犯人是如何作案的大人又该如何作答?”况钟问道。
想到刚才将况钟拦在门外,而此时被问及难处,知府讪讪的笑道:“刚才是误会,况公子心胸宽广想必不会计较,文七和元峰本府当堂释放,至于孙师爷所犯之罪想必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还请况公子知无不言无不尽,以便本府结了此案。”
“遵命”
况钟看了眼跪在公堂上的文七和元峰,心里满是纠结,喜的是文七和元峰此时此刻已经被释放,忧的是既然犯了案总归要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先说文七和元峰,他们二人所用的作案工具也就是那把竹钳,不管如何放大在通风口只指能夹住白银,根本盗不走黄金”况钟说道。
任捕头问道:“这是为何?能盗走白银却盗不走黄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