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恩将仇报1(1/2)
张居正作为大明内阁首辅大臣,推行新政,客观地说,对于振兴大明,整饬吏治,增强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历朝历代的改革,无不侵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他们伺机反扑,把历史的车轮倒转。
张居正好就好在最高层的支持,所以才能得以推广。
。。。。
早在隆庆六年,张居正就提倡,大力提拔年轻干部。那时节,作为刑部主事的刘台,被破格提拔录取为辽东巡抚。
刘台当时还不相信,我没有送礼给张居正啊?我又不是他的门生,他干嘛提拔我呢?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那时的张居正,怀着鸿鹄之志,那个是人才,我就用谁。
刘台得知事情原委,感激涕零,买了二斤水果,登门致谢。发誓保证唯张居正马首是瞻。
张居正拍着他的肩膀,鼓励他:好好干,以后呢,还会继续提拔。
刘台热泪盈眶:大人,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回去以后,刘台给张居正刻了一个活人灵位,茶前饭后膜拜一番。
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也就是过了三年。
到万历三年十月。李成梁与鞑子兵再次交战,取得完胜。说是完胜,也就是斩首三十余。对于李成梁来说,简直是不堪一提。因为这样的小胜,天天都会发生。
这事情给刘台知道了。
文职干部好大喜功。他喜不自胜,连夜写了一篇大捷喜报,无非是说,在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英明领导下,官兵们同仇敌忾,勇往直前,发扬大无畏的勇士精神,以一当十,锐不可当,终于取得最后的,伟大胜利。
奏折送到北京城,张居正不高兴了。
对于明朝有明文规定,大凡战事奏捷,必须总兵官与巡抚一起呈文。为什么呢,怕下面人弄虚作假。两个一起签名,以后就不需要再去核实了。
张居正很生气。小刘啊小刘,你怎么这样冒失呢?你就是我的门生,也不能这样好大喜功啊?
张居正毫不客气,立即休书一封,酣畅淋漓,毫不留情批评刘台一通。
临了,还语重心长地说,你就是我的学生,我该批评,还要批评。
刘台在家还眼巴巴地等着朝廷发给的奖金,准备好好地大吃海喝一通呢。
因为捷报,每个人都喜欢。谁不喜欢胜利呢?为了让老百姓知道,此战是在我刘台的英明领导下,在皇帝领导下的张居正内阁的理论指导下,取得的经天纬地的胜利。敲锣打鼓,喊了几百几十个人,焚香祷告,请来了张居正的批示。
打开一读,大惊失色,满篇都是批评之声。
刘台满脸失望。接着是恼火,恼怒,愤怒。
他觉得张居正不给他面子。
一个堂堂正正的地方巡抚,居然给人家批评的体无完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