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要成名(1/2)
三年后,陈逸枫的弟弟出世,父母的注意力开始转移。
因为他非常乖巧懂事,跟小大人似的,从来都不要他们操心。
陈逸枫前世研究过华夏房地产的发展史,知道这个行业会在1998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
于是,他先跟父亲闲聊,然后巧妙地将话题引到房地产方面,暗示房地产行业会火速发展起来。
很多时候人不是做不到,只是局限于眼界见识想不到,一个简单的思维观念上的转变,绝对可以让人产生很大的变化!
陈浩然自然不会想到儿子是在刻意引导他,只会归咎于自己的灵光一闪。
陈逸枫七岁上小学那年之前,他的人生轨迹跟前世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在两岁的时候,霸占电视机遥控器看nba直播。
因为乔帮主已经复出了,时隔两年之后再度延续着他称霸nba联盟的时代。
他归来时的那一句由经纪人转述的简简单单、云淡风轻的“i‘mback!”,让世界篮坛抖了一大抖!
全世界无数球迷们因为他的复出而欣喜若狂,激动万分以致潸然泪下!
篮球之神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陈逸枫过七岁生日的时候,用历年攒的压岁钱买了一个标准大小的nba斯伯丁篮球。
熟练地拍了几下,感受着手里篮球熟悉的触感,略带遗憾心想,现在的手掌还是太小了。
前世成年后的陈逸枫有一双大手,单手可以轻易抓起篮球。
感慨了一下后连续来了几个胯下换手运球,感觉非常欣慰,前世打下的基础果然不是白给的。
当年的他因为自幼挑食非常严重,导致营养不良和失衡,成年后的身高只有1米78,竟然比他父亲还要矮2公分!
陈逸枫的父亲身高1米80,母亲1米68,从遗传的角度来说,应该比他父亲至少高上10~15公分才是正常的。
在普通人来说虽然还过得去,但对于极爱篮球的他来说,无疑是非常遗憾而又无力弥补的。
这一世陈逸枫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除了肥肉其他的来者不拒。
七岁的他开始每天深蹲和跳绳,但总的来说运动量并不是特别大。
小学阶段,球性、球感要进一步加强,虽然有前世的底子,但毕竟没有经历过系统化的专业训练。
一些基础练习每天都要做,例如背后绕手、胯下“8”字绕膝,还有运球等,基础越扎实越好,至少要达到专业级别甚至更高的水准!
弹跳的练习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坚持,例如自重深蹲、蛙跳及跳绳等。
初中阶段除了基础练习之外,开始强化投篮训练,适当进行一些轻重量负重和耐力训练,大运动量不能过多以致影响到身体的发育!
仰卧起坐锻炼腹肌,向后弯曲挺背锻炼腰肌,想要有强悍的滞空能力就靠它们了。
俯卧撑锻炼胸肌和上肢肱三头肌;引体向上锻炼上肢及背部肌群,十五岁以后每天都要坚持做。
传说当年乔帮主身高不够进入校队,长期做引体向上长高了不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十六岁上高中以后,可以开始大运动量强化体能训练,也能进行大重量爆发力的训练。
陈逸枫相信,如果真能按照计划坚持不懈地训练,十几年后绝对能够成为世界篮坛最顶尖的存在之一!
因为,这么做过的人,都已经成为了同类当中的翘楚,是所从事领域中响当当的高手,世界顶尖级别的存在。
比如曾经登临过世界巅峰、排名第一的斯诺克运动员丁俊灰,8岁开始接触台球,11岁完全放弃学业,每天训练时间在8个小时以上!
传闻丁俊灰的父亲为了供他练球,甚至把老家的房子都卖掉了!
能做到这种程度,堪称是真正达到了训练上的极致,想不成功都难!现在的丁俊灰一直都是世界前十甚至前五的常客。
又比如乒乓球运动员邓亚平,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个子矮小手脚粗短的她,甚至不符合体校的要求,连体校的大门都进不去。
七八岁的小姑娘为了提高球技,训练的时候腿上绑的是沙袋,手上拿的乒乓球拍不是木拍,而是铁拍!
后来的邓亚平,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绝对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选手,没有之一!
像邓亚平和丁俊灰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世人都知道他们的成功,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光鲜的背后,他们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怎样的代价!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没有平时的提升积累又哪来的厚积薄发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